

近年來,江華積極以“中醫館”“中醫閣”建設為落腳點,帶動全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一體化發展,打造出一批中醫特色突出、內涵提升的“中醫館”“中醫閣”,打通中醫藥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在白芒營鎮中心衛生院的“中醫館”內,來自江華民族中醫醫院的專家正在對醫生們開展頰針適宜技術培訓,根據患者的病情,專家手法嫻熟地在其面頰的穴位上施針,通過現場講解,讓周圍觀摩的醫生學員受益匪淺。
“之前在縣中醫醫院也聽過頰針,今天是第一次接觸,真的感覺很神奇,一針就見效了。”白芒營鎮中心衛生院中醫康復科醫生吳雪方說。
白芒營鎮中心衛生院“中醫館”內設針灸理療室、康復室等多個功能室,配備多種中醫特色診療設備,可為患者提供把脈問診、中醫推拿、中藥濕敷、刮痧、按摩、拔罐等中醫藥技術服務,吸引不少周邊地區的群眾前來就診。
“一扎了針感覺就是舒服,我這個腳怎么踩都沒得什么問題了,中醫比較實惠,我們老百姓更加容易接受。”白芒營鎮居民莫大友說。

白芒營鎮聯合村衛生室去年改建的中醫閣,干凈明亮、古色古香的中醫診療室內床位整齊擺放、藥房里藥品齊全,這里除了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外,還常規開展針灸、艾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等中醫藥適宜技術。
“通過中醫閣,為村民提供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服務,還可以普及中醫藥知識,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村醫曾小燕說。
“‘中醫閣’可以與原有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機融合,形成自上而下的中醫服務體系,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中醫藥特色診療服務。”白芒營中心衛生院掛職副院長崔立軍說。

國家級4A級景區水口水街800平方米的瑤醫館,將傳統中瑤醫藥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為游客提供特色的醫療保健服務,同時也促進了中(瑤)醫藥文化推廣和傳承。
“把愛情小鎮打造成以中醫藥瑤醫藥為核心,融合中瑤醫藥文化健康旅游、生態養生、科普教育為一體的中醫藥瑤醫藥教育傳承基地。”江華民族中醫醫院院長費江林說。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國1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要實現“中醫閣”建設。截至目前,江華17個鄉鎮衛生院全面完成中醫館標準化建設,村衛生室均配備中醫診療設備,并遴選45家村衛生室完成“中醫閣”標準化建設,提前超額完成了建設任務。
“進一步健全中瑤醫藥服務體系,加強村衛生室中醫閣從業人員培訓,大力推廣中醫問診、飲片處方及中醫適宜技術等中醫藥服務,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安全、優質、便捷的中醫診療服務。”江華衛健局副局長楊帥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黃春華 通訊員 盤林鳳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849/90/13877250.html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