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華大路鋪鎮牛角灣村的村民劉悠祥放棄在外工作機會,帶著資金和技術返鄉創業開酒廠,通過引進不銹鋼釀酒設備釀造白酒,帶動鄉親共同致富。

走進劉悠祥的帥顧院酒廠,空氣中醉人的酒香撲鼻而來。劉悠祥和工人們將米飯蒸熟、攤涼,把酒曲按照比例拌勻到攤涼的糧醅中,隨后將糧醅裝入窖池中,并進行封存發酵,最后經過多次蒸餾出酒。

“主要是生產高度的酒,52度的,還有款是42度的,我們江華本地米酒也有,15、6度的,還有就是地窖酒了。高度酒一天800-1000斤,低度酒一天差不多3000-4000斤,銷往本縣、廣西、廣東。”帥顧酒廠負責人劉悠祥說。

劉悠祥開酒廠之前一直在外創辦酒廠,并積累了一定的技術,但回老家干一番事業一直是他的夢想。于是在政府的支持下,三年前回到家鄉創業。

“我以前是在廣東開酒廠的,04年開始的,一直在廣東生產酒都沒停止過,生產有14、5年了。”帥顧酒廠負責人劉悠祥說。

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劉悠祥還看重家鄉的生態環境。為了釀制更加香醇的美酒,帥顧酒廠的水源都是選自當地的洄溪泉水,且都是采用傳統的燒火煮酒。同時,將古法釀酒技法和現代煮酒設備相結合,固態發酵,釀出的酒無塑化劑,甘甜清冽,酒香濃郁。

“釀酒用水是取我們這個江華壽域八景之一,這個水喝起來清甜、回甘。工業釀酒是用顆粒燃燒或者是燒煤,但是我們還是傳承了古法釀酒,我們還是用原始的柴火,它釀出的酒它會香些。”帥顧酒廠負責人劉悠祥說。

“我是這個村子的村民,這個酒廠建好以后,我經常來這里買酒喝,這個酒還可以,喝了不上頭。”顧客莫承富說。

如今,劉悠祥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在延長產業鏈、進行品牌化包裝的同時,也開展窖藏酒預訂年份存放等多樣化業務的方式提高產品附加值,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內地外地等多渠道銷售,年產值達1500萬元。

“在這里上班待遇是比較好的,環境比較好,能夠讓自己有提升的空間。”工人劉久雄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朱婷 張建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754/52/13171199.html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