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華瑤族自治縣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耕地紅線,有序推進“非糧改糧”工作,形成地有人種、田有人管、責有人擔的耕地保護格局。

人勤春來早,在界牌鄉木浪村,伴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聲,一塊塊被改造過的農田恢復了原本的模樣。這350畝良田于2018年被村里的種植合作社流轉改成荷田,發展種植荷花+養魚+觀光旅游模式,為村集體經濟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隨著糧食生產工作愈發重要,鄉里多次找合作社做工作,動員他們結束租賃合同,將350畝荷花田恢復原狀,用于種植水稻。

“鄉政府工作人員多次找到我們工作,宣講政策,大家從反對到現在的支持,經歷了很多思想斗爭,但保障糧食安全不僅僅是政府的事,也是大家的事,所以我們后面都同意了。”界牌鄉木浪村村民朱海平說。

去年底在蓮蓬采收完后,荷田被陸續恢復成糧田,調運土方,改善耕作層……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改造后的水田成了高標準農田。村民們從反對到支持也體現到了行動上,積極進行雜草清理、溝渠清淤工作,配合完成這次非糧改糧任務。

“我們將進一步推進非糧改糧工作,將木浪、大林江、貝芝頭、伍家寨、杜家田、界牌等村作為核心產區,打造水稻種植萬畝示范片,扛牢糧食生產的政治責任。”界牌鄉黨委書記雷永說。

江華還建立了防止耕地“非糧化”長效監管機制,嚴守耕地紅線,積極推動縣、鄉鎮、村逐級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確保底線目標任務、耕地恢復任務落實落地,切實做到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從去年底到現在,全縣退經還糧總面積1000余畝。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黃春華 通訊員:李思南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746/57/12310312.html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