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背景下,風、光、水等新能源和新型儲能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國網江華供電公司圍繞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目標,以現代智慧配網為核心,致力實現全綠電運行。去年江華全年綠電運行時長占比97%,居全國第一。
在涔天河水電站,工作人員正在抓緊對發電機組進行檢修。按照規范要求,發電機組在持續運行8年后,必須進行全面且深入的大修。這不僅包括了常規的清潔、潤滑和調試工作,更涉及到對發電機組內部結構的深度拆解、檢測與修復。為確保防汛安全和經濟效益,檢修必須搶在汛期來臨前完成。
“基本上是汛前在水位比較低的情況下進行機組搶修,搶修一般是會到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正好是枯水季節,枯水季節就是進行搶修,然后在保證在汛期的時候能夠機組穩定運行,實現滿發。”涔天河水電站副站長曾誠說道。
涔天河水電站是永州市境內最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 2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 4.556 億千瓦時,是湘南電網調峰調頻的主力電站。近年來,涔天河公司全面統籌安全生產、防汛抗旱、灌溉供水、生態補水、水庫調度、運行檢修等工作。去年,總發電量達6億度,創收2.1億元,創歷史新高。
“我們就是按照計劃發電,水調班積極研判雨水情,汛前的話就是積極滕庫、降水位,汛中的話就是嚴判來水,按照來水情況就是加大出力,持續滿負荷發電。汛后的話是根據來水情況,持續既有計劃的保持高水籌發電,高效利用好我們這個水資源,確保供電需求。”涔天河水電站副站長曾誠說道。
在濤圩大石橋風電場項目建設現場,施工團隊正全力以赴搶抓進度進行風機安裝工作。該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00MW,將安裝16臺6.25MW的風力發電機組,輪轂高度166米。預計今年6月可全部完工,并網發電。
“它整體風機的功率是6.25兆瓦,就是每小時最大可以發6250度電,相比以前那種2兆瓦的機型的話,就是翻了3倍還有多。”濤圩大石橋風電場項目現場工程師蘇昊說道。
江華群山環抱,水系發達,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如今,這里已形成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與儲能電站齊頭并進的清潔能源電力格局,充足的綠電裝機容量為縣域實現全綠電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為有效整合全綠電運行的源網荷儲資源,國網江華供電公司搭建起了分散式資源聚合調度控制平臺,實時發電情況能夠在該平臺上清晰呈現并得到精準調控。
“通過這個平臺,能夠提升電網對分布式電源、可控負荷儲能的精準感知、全局分析、智能決策和協同控制能力,還可以對縣域內的分布式光伏、中小水電、新型儲能等資源進行分類聚合和分級調度,以更好地服務于全綠電運行。”國網江華供電公司配網調控服務指揮班副班長李勇志說道。
截至2024年,江華電源裝機容量已達到136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占比高達100%,可開發的新能源裝機容量為90萬千瓦。2024年,江華清潔能源發電量28.53億千瓦時,達用電量的2.8倍,全年全綠電運行時間占比高達96.06%,最大連續運行時長達到了107天,居全國第一。今年2月,江華全年全綠電運行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已實現了全綠電運行100%。
“我們的總目標是,2025年全面建成江華縣域全綠電運行新型電力系統,接下來,我們會升級電網的智能監測系統,實現對綠電運行的實時精準監控。同時,我們將大力推進電網基礎建設與改造,增強電網的輸電能力和靈活性,不斷提升對綠電的消納能力。”國網江華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詹普元說道。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藍玉春 黃春華 通訊員:陳震宇
編輯:曾瑤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947/97/1475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