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上午,江華瑤族自治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縣民族文化宮隆重開幕,來自全縣各行各業的人大代表們齊聚一堂,肩負著全縣人民的殷切期望與囑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依法履職盡責,為推動縣域發展、描繪美好藍圖貢獻智慧與力量。
出席開幕式并在主席臺前排就座的領導有:江華縣委書記段貴建,江華縣委副書記、縣長吳軍臣,江華縣委副書記、縣委統戰部部長蔣劍,江華人大常委會主任伍繼承,江華政協主席義潔,江華政協二級巡視員陳槐權。以及本次大會執行主席:唐震、黎明柳、唐孝任。
應邀在主席臺就座的領導有:文嵩、唐亞輝、何開銀、安青、萬汝青、曹斌、唐元甲、蔣星輝、劉志棟、何永亮、李新建、左華生、熊麗麗、唐一平、屈茂君、義國友、黎氫、唐衛平、歐陽江波、馮云。縣人民法院院長,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江華國有林場黨委書記、場長,涔天河工程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李大雙、黃志堅,退休老領導莫營生、陸漢平,江華瑤族自治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主席團其他成員。
列席大會的還有: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正副處級領導,縣人武部、江華高新區領導,縣人大常委會歷屆老領導,省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中央省市駐江華單位負責人,不是縣人大代表的鄉鎮長。
本次會議應到代表252名,實到代表236名,符合規定人數。
本次會議執行主席伍繼承宣布大會開幕。
縣委副書記、縣長吳軍臣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首先回顧了2024年我縣各領域的工作成績。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我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在縣委堅強領導下,錨定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牢牢把握“六大戰略支點”,堅定實施“125”發展戰略,推進“八大行動”,推動“大抓落實”,打造民族地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標桿取得新進步。
報告指出,2024年全縣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3.76億元,增長5.6%;地方財政收入12.7億元,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38億元,增長5.5%;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9.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92元,分別增長4.7%、6.3%。
爭先創優取得實效。入選全國“兩項政策銜接并軌”試點縣。評為全省首批創新型縣。列為湘贛中南部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觀察點。在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作典型發言。建成全省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模式入選中國殘聯、住建部優秀典型案例。江華高新區獲全省營商環境評價表現優秀園區。縣科工局獲省政府實施“八大行動”通報表彰。17個單位獲市政府實施“八大行動”通報表彰,排全市第一。
產業項目加快推進。全綠電運行示范縣建設穩步推進,綠電運行時長占比達96.06%,全國首套新一代配電網智能縱聯保護系統在我縣投運。蔬菜出口總量和貨值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湖南灰鯨首臺智能洗拖一體機在江華投產,電機產業步入電器生產發展階段。永州至清遠〔江華至連山(湘粵界)〕高速公路調整納入省“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兩河三岸”項目一期基本完成,江華版“清明上河圖”初見成果。涔天河灌區通過國家竣工驗收。瀟水涔天河庫區航運工程一期基本建成。灣水源抽水蓄能電站完成投資6.3億元。S231香草源至水口公路改建工程開工建設。
為民辦事持續加力。重點民生實事全面完成,《江華瑤族自治縣瑤醫藥保護與發展條例》頒布實施、瑤都愛雅城市廣場分批交房、縣城綜合農貿市場正式開業。實施7條縣城主干道品質提升工程,完成大圩至小圩、大錫至碼市、界牌至橋頭鋪3條三級公路提質改造,職業中專新校區建設序時推進,特殊教育學校、縣民族中醫院門診綜合大樓、水口客運站綜合站房主體完工。
吳軍臣在報告中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客觀指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他強調,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布局之年。我們要錨定目標,堅定信心,干字當頭,一以貫之拼經濟、一馬當先抓改革、一刻不停促發展,突出大抓招商大抓項目大抓環境,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2025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十二屆六次、七次全會和市委六屆六次、七次全會及縣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精神,落實省委、市委、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把握“六大戰略支點”,實施縣委“125”發展戰略,開展“七大攻堅”,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方位擴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著力穩住樓市、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0%,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8%,進出口總額增長6.0%。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經濟增速,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城鎮調查失業率與全市保持一致。節能減排和碳排放強度下降完成市定任務。
吳軍臣要求,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后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立足實際“量體裁衣”,抓住重點“敢破敢立”,以改革之筆寫好高質量發展答卷,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聚力擴量提效,寫好激活內需答卷。要加強政策研究,把準資金投向,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常態化、高水平謀劃申報項目,重點圍繞超長期特別國債8大方向、中央預算內投資29個方面、地方政府專項債11大領域,爭取資金15億元以上。不斷提高投資效益,實施重點項目110個,年度完成投資100億元以上。持續釋放消費潛力,新增限上商貿企業12家、限上電商企業2家。批發零售業、金融業增速超過全市平均水平。
聚力育新培強,寫好產業發展答卷。要抓好園區平臺提檔升級,做大園區經濟總量,完成工業總產值215億元,工業稅收6億元,畝均稅收增長10%以上。順應DeepSeek、宇樹科技等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潮流,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落實《江華瑤族自治縣電機產業發展條例》,促進特色電機產業從中低端向高端轉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湘商回歸”和“校友回湘”,力爭新注冊湘商回歸企業10家,到位資金45億元。加快推進專業化招商,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28個,內聯引資80億元。
聚力破題開新,寫好改革開放答卷。要堅持在改革中激發動力、開放中厚積活力,以改革的“一馬當先”應變局、破困局、開新局。推動第一批15項重點改革事項取得實效,健全對外合作交流機制,積極謀劃打通對外通道,著力穩定外經外貿,引導支持企業抱團出海。持續擦亮“母親式”服務品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加強“湘易辦”推廣應用,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率達到90%以上。
聚力城鄉統籌,寫好全面振興答卷。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新增集中育秧設施20萬平方米,鞏固和提升沱涔大道、207國道、349省道沿線示范帶建設,重點建設20個和美鄉村和2個省級美麗鄉村重點村。用好省市支持蔬菜出口政策措施,加快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提升蔬菜單品產值。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城鄉差距。
聚力和諧共生,寫好生態文明答卷。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向奔赴”。確保空氣質量優良率、水質達標率、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標。全面履行“生態衛士”職責,縱深推進河長制、林長制、田長制,維護縣域生態安全。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管控要求。
聚力培根鑄魂,寫好文化賦能答卷。要高起點謀劃江華瑤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第十八屆中國瑤族盤王節活動。建設長鼓文化傳承展示示范基地,謀劃環涔天河庫區景觀項目,打造“愛情小鎮”旅游IP,實施文物保護利用“六大工程”,做好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新增2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高質量做好省級南嶺瑤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專項保護規劃和申報工作。
聚力補短提質,寫好民生幸福答卷。要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新增城鎮就業44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500人。統籌推進“雙減”,堅持落實“1530”安全教育制度,持續推進“校園餐”整治和“五級”監督陪餐制度。縱深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落實新增參保單位和人員養老、工傷、失業三險同參同繳。
聚力強基固本,寫好安全穩定答卷。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強“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提升“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筑牢安全生產防線,有效防范化解風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要堅定政治引領,錘煉忠誠品格,堅持依法行政,規范權力運行,堅決改進作風,提升服務效能,堅守廉潔底線,弘揚時代新風。始終牢記強執行、抓落實是政府的職責所在、使命所然,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最后,吳軍臣說,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真抓實干,攻堅克難,為打造民族地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標桿、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貢獻江華力量!
會上,縣發展和改革局作關于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計劃(草案)報告(書面);縣財政局作關于202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25年預算(草案)報告(書面);縣人大法制委作關于《江華瑤族自治縣電機產業發展條例(草案)》的說明。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 輝 張 建 黃春華 潘嘉誠 楊祖珩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946/53/1471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