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針對護林員收入低、難以支撐家庭生活的情況,鼓勵開發生態護林員主題產品,實現多元化價值轉化,增加了生態護林員收入,助推了森林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的提升。
在江華故居鷓鴣塘村,生態護林員蔣福平平日里穿梭于山林之間,守護著那一片綠意。有團隊來參觀時,他又變身為講解員,帶著對江華同志的崇敬之情,為每一位前來參觀的游客講述江華的生平事跡。
“每年護林費一萬塊錢,保我們這個家庭是保不到的,平時在這個江華故里這里做導游每次50元,再自己做點農產品加工,這個生活就還過得蠻好了。”鷓鴣塘村生態護林員蔣福平告訴記者。
瑤都金竹森林康養基地是省級森林康養試點示范基地,這里有清江水庫、石門腦瀑布和星空露營基地,有天然林551.6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93.3%。是一處絕好的旅游、露營、療養之地。不少驢友、游客紛至沓來,還有尋找珍貴藥材的瑤醫深入山林,而村里的護林員因熟悉山中每一處角落,成為了最佳向導。
“我們這里很多草藥,外面很多瑤醫進來他們找不到路,需要我帶路,每次他們給我100塊錢,我很滿足。”金竹沖村護林員趙登福說道。
在江華380多萬畝林地上,總共有1055名生態護林員隊伍常年奔走在大瑤山深處,開展防森林火災、防森林病蟲害、保護古樹名木等工作。考慮到護林員整體年齡結構老化大、文化素質不高、收入和工作量不匹配等現實問題,我縣還通過鼓勵開發“打卡最美巡林路線”“我當一天護林員”和“森林療愈之旅”等主題產品的方式,增加護林員收益和獲得感,走出了一條增加收入、穩定隊伍、保護森林的新路徑。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黃春華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854/75/1440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