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您知道陳為人嗎?陳為人同志是我們檔案戰線的革命先驅,他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于一九三七年三月十三日在上海逝世,時年僅三十八歲。
撫今憶昔。我們不能忘記陳為人烈士在那風雨如晦的上海,為保護中共臨時中央留下的大批秘密檔案文件《中央文庫》度過的日日夜夜。
一九三一年,留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領導機關的工作環境,由于叛徒的告密、敵人的破壞而十分險惡。先是四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顧順章被捕叛變。這個了解黨的重要機密最多,清楚只有極少數人才知道的中共中央機關和許多中央領導人的住址,也熟悉黨和各種秘密工作方法的顧順章,建議國民黨當局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將中共中央機關和主要領導人一網打盡。幸得早就打入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當機要秘書的地下黨員錢壯飛及時獲悉這一重要情報,使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得以安全轉移,使中國革命避免了一場災難性的打擊。可是,六月二十四日,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主席的向忠發,又被捕叛變。由于局勢的不斷惡化,九月下旬成立中共臨時中央。十二月上旬,周恩來不得不離開上海,轉移到中央革命根據地。緊接著,臨時中央機關也因缺少掩護難以在上海立足,也不得不于1933年1月遷入中央革命根據地。臨時中央遷入根據地后,黨在上海成立中央局,作為臨時中央的派出機關。領導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工作,并負責與共產黨國際聯絡。
中共臨時中央機關撒離上海時,留下了大批的秘密檔案
文件。存放和管理這些秘密檔案的地方叫“中央文庫”。陳為人作為“中央文庫”的早期負責人,就受命于這種非常的危難之時。他上任不久,由于黨內繼續執行“左”傾冒險主義的方針,上海局只存在了兩年零七個月。1935年2月,由于叛徒的出賣,上海局及其在上海的下屬機關幾乎被國民黨特務機關全部破壞。7月后,上海局不再存在。就是在這失去黨組織領導的情況下,陳為人保護了“中央文庫”的絕對安全,直至1936年重新與黨組織接上關系。
在極其嚴重的白色恐怖情況下,陳為人同志和他的夫人韓慧英(當時擔任黨中央的交通員)為了“中央文庫”的安全,置個人生死而不顧,承受了極大的風險和困難,為保護“中央文庫”的絕對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為遮掩敵人的耳目,他和夫人在上海租用了一棟寬敞漂亮的樓房,擺設著幾十個大皮箱,裝扮起一個富豪家庭,表面上看起來很富有,實際上皮箱里裝的全是黨的重要文件。在白天他們硬裝出有錢人那種悠閑自在的樣子,晚上,便通宵達旦地整理檔案文件。為了縮小保存目標夫婦二人就把厚紙上的文件抄在薄紙上,把大字文件抄成小字,把文件寬邊空白處剪掉。還要經常通風換氣,防止檔案文件霉爛。遇到風吹草動,出現危險兆頭時又不得不搬家轉移,躲過敵人耳目。為了不暴露目標,陳為人同志不出面,由韓慧英同志與中央局秘書處聯系傳遞文件,他們擬定了嚴密的預防計劃,一旦出了問題而又無法挽救時,寧可樓房與“中央文庫”俱焚,也絕不能讓敵人得到我們黨的任何機密。
一九三五年二月由于叛徒告密,敵人在一夜之間破壞了我們中央局秘書處和八個活動據點,韓慧英同志前往中央局秘書處送文件時,被敵人逮捕入獄。頓時,陳為人與黨組織
聯系中斷,活動經費斷絕、工作和生活相當嚴峻。他既為妻子的安全擔心更為“中央文庫”的絕對安全著急。為了保護“中央文庫”的絕對安全,陳為人同志迅速用高價租用了一新樓房,機智而迅速地將“中央文庫“作了轉移,并找了一位可靠的同志幫助照顧三個小孩子。為交納昂貴的房租,他找私人借款,變賣個人財物,不到幾個月,個人東西變賣一空,生活處于極端困難的境地,不得不一天只能吃兩餐山芋,最后連山芋也買不起了,常常斷炊。但他想方設法同困難作斗爭,白天挨餓,晚上繼續緊張地整理檔案文件,外出奔走尋找黨的關系,打聽消息。保住“中央文庫”,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一九三六年,韓慧英同志被營救出獄,迅速地與黨組織接上了關系,這時的陳為人同志象一枝蠟燭已燃燒到盡頭。
由于敵人的摧殘,艱苦的工作和長期忍饑挨餓的生活,他的身體已十分虛弱,又患上了嚴重的肺病。黨組織決定讓陳為人同志休養治病。由于陳為人的病情惡化,為黨作出重要貢獻的老共產黨員,檔案戰線上的革命先驅者陳為人同志,不幸于一九三七年三月十三日在上海與世長辭。
他犧牲了,但“中央文庫”卻完好無損地交給了黨。中央文庫”字字行行都凝結著陳為人同志的心血啊!不能不使我們后來人一想他就難過。
“八,一三”抗戰爆發,存放在湖南會館的陳為人的靈柩也被敵人的炮火轟毀了。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了許多許多。陳為人的精神是不死的,他留給我們的是共產黨員對革命理想的堅定信念,對革面前途的必勝信心,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這一切,正是前輩留我們的最珍貴的精神財富。
陳為人同志,一八九九年生于湖南江華縣百家尾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陳為人從小經受了舊社會的苦楚,在幼小的心靈中就萌發了仇恨的種子和吃苦耐勞,發奮讀書、樂于助人的品德。在家庭生活困難的條件下,堅持一邊讀書,一邊勞動,在故鄉縣城沱江讀完高小,于一九一八年考入湖南省“衡陽三師”讀書,開始接受革命思想,積極參加反對帝國主義的愛國宣傳活動,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后,他積極報名赴法勤工儉學,未曾被困上海,結識了一批先進青年共同學習馬列主義學說,研究中國革命問題,一九二0年在上海和羅亦農、張太雷等同志一起組織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九月末與劉少寄等同志學習俄語,不久去北京參加共產主義小組活動,一九二一年入黨和赴蘇聯學習,回國后被委派幫助山東黨的組織開展工作。一九二二年他在北京鐵路總工會工作,一九二三年被派去東北工作,一九二五年在北方區黨委兼做北京市委工作,一九二七年任順直省委秘書長兼組織部長。一九二七年黨的“八七”會議后,黨中央派陳為人同志到東北傳達“八七”會議精神,組建滿州省委,當選為滿州臨時省委書記,任職到一九二八年末,在整個革命斗爭中,曾兩度被捕入獄,受盡折磨。經受了艱難曲折的考驗。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韓開琪
編輯:劉翥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