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瑤族自治縣河路口鎮尖山村黨支部書記魏玉發憑著一股子闖勁,積極探索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新路徑,激發村集體經濟新活力,成功培育了多個村集體經濟增長點,促進村集體經濟實力整體提升。
實況:如果今年長得多了,明年就會長得少,如果明年不長那種,樹枝一下會起來很高,就把它剪掉去,裁一截就可以了。
一大早,魏玉發就帶著從浙江慈溪請過來的專家指導工人種植慈溪楊梅。這些年,村里的柑橘樹受黃龍病影響,被砍掉了三百畝左右,他就一直想著要找到替代品補種上去。
“魏書記到我們那邊考察了新農村建設,還考察了我們那邊老百姓是怎么發展的,我們慈溪最好的是楊梅,引進過來,我們那邊的氣候和這邊差不了多少?!贝认獥蠲贩N植戶說。
“我是想先自己種個七八畝,試種一下,如果效果好,種出來品質也好,那么來年在村里面帶著老百姓擴大規模種植這個楊梅?!奔馍酱妩h支部書記魏玉發說。
而在尖山村的一個山丘上,三個微風力發電的基腳已經挖好,這個項目是魏玉發和村干部積極爭取過來的。
“在經過多輪的溝通和交流之后,最終把微風力發電項目的試點成功落戶在尖山村,每年也能帶來四萬塊錢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尖山村黨支部書記魏玉發說。
在魏玉發身上一直有兩個標簽,一個是大學生村官,一個是尖山村的上門女婿,在村民看來,35歲的魏玉發贏得他們的信任,憑的就是為村民發家致富的一股干勁,這些年來,他帶領村民種柑橘、養豬、養鵝,去年他積極向上級爭取各類政策資金,帶領村民建溫室大棚種雞樅菌,目前全村已有雞樅菌大棚50個,年銷售收入達800萬元左右,在產業多點開花的情況下,村集體經濟水漲船高,由原來的零到現在連續三年超過五十萬元。
“下一步,我們尖山村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加快實施產業富村行動,走出一條以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為核心,致力于為農民增產增收,帶動產業、人才、生態、文化振興同步的鄉村振興新路子,力爭村集體經濟早日突破百萬元大關?!奔馍酱妩h支部書記魏玉發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黃春華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746/67/1235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