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華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腫瘤科成功實施“超聲引導下改良型塞丁格技術PICC置管術”,屬縣域首例開展,實現護理技術新突破。
患者蔣某,因患鼻咽癌1年余,經長期治療后,外周血管已呈條索狀,傳統PICC置管術穿刺難度非常大,為了能安全的輸注化療藥物,避免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以及藥物外滲的風險,經靜脈治療小組評估,決定利用超聲技術為其置入PICC管。在腫瘤科護士長蔣婭男的熟練操作下,順利完成置管,并使用心電定位技術,將導管尖端精準的送入最佳位置。
該院開展傳統PICC置管術多年,因其留置時間長、能安全地輸注刺激性藥物、保護患者血管、減輕患者痛苦等優勢,已在長期輸液或者間歇治療的患者中廣泛應用。在血管超聲引導下,應用改良塞丁格技術自患者上置入PICC導管,是PICC置管的又一突破,極大地提高置管成功率,減少機械性靜脈炎、穿刺點感染、導管意外拔出、血栓形成等并發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患者的不適感。
江華人民醫院此次成功開展改良型塞丁格技術PICC置管術,不僅填補了縣域內該項技術上的空白,也標志著醫院靜脈治療技術上了一個新臺階,對醫院靜脈輸液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蔣婭男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746/62/12387548.html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