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開的季節里,正是出游的好時節。然而,有些人卻難享這山水之美,長途行走之后,他們會出現前足部的疼痛,嚴重地影響了游興。為此,不得不到醫院就診,結果常常被醫生診斷為“行軍骨折”。走路竟然會導致骨折,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般骨折都是因為受到直接暴力創擊后發生的骨斷或骨裂,而好發于腳趾第二跖骨的疲勞性骨折則是因兩足行走時間過長、足肌過度疲勞引發的一種慢性骨折,也被稱為“行軍骨折”,常見于步兵長途行軍中,但在連續行走游玩的旅程中也時有發生。疲勞性骨折臨床癥狀最初為足痛,走路多、勞累后加重,休息后減輕。再走路時,隨走路時間的增長疼痛加劇,以致最后疼痛難忍無法行走。
發現“行軍骨折”后,應適當休息一段時間,同時進行對癥處理,服藥、貼膏藥止痛、消腫。也可進行熱敷等理療,促使癥狀緩解。個別嚴重者進行石膏或夾板固定。
“行軍骨折”重在預防。要加強身體鍛煉,工作、運動安排得當,避免長時間反復做同一動作;鍛煉時要根據自己體質掌握好運動量和運動要領,充分做好準備活動;而對于平時缺少鍛煉的人,要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選擇一雙柔軟、舒適的鞋子,尤其是女性,不要為了一時愛美之心穿著高跟皮鞋進行旅游或運動,這樣更容易導致“行軍骨折”;避免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走;旅游途中要適當休息,并睡覺前用熱水泡腳,增強血液循環;按摩雙足,放松肌肉,緩解疲勞。
來源:網絡平臺
編輯:劉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