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碼市鎮的大瑤山深處,小伙子李森獨辟蹊徑養起了鱘魚和虹鱒魚,尋出一條致富路。
大龍山養殖基地的水池中,一條條體型壯碩、重達百斤的鱘魚擺尾游動。而李森巡走在水池上,注意觀察鱘魚的攝食、活動情況和水流、溶氧、水溫變化及其他異常事項,事事親力親為。
“這個水管是引到我們山里面的溪水,讓它有流水,增加充氧量。”李森說。
2012年,剛剛畢業的李森發現江華沒有人養殖鱘魚,而他的家鄉碼市鎮大龍山深處的水質、水溫以及周邊的自然環境特別適合養殖鱘魚。于是,在這里成立了漁業開發有限公司,著手建立鱘魚、虹鱒魚養殖基地。
“我們養的這個是冷水魚,天氣熱了也不行,漲水水混了又不行,如果飼料供應不足的話就喂小魚小蝦,我們水庫里撈上來的魚打碎了給它吃。”李森說。
鱘魚渾身是寶,鱘魚肉含有十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軟骨和骨髓有抗癌因子,可完全直接食用,素有“鯊魚翅,鱘魚骨”之說。鱘魚肉質地細嫩、無肌間刺,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養殖8至12年的鱘魚,可取魚籽做魚籽醬,魚籽醬主要銷往歐美國家,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經過多年的努力,李森養殖的冷水鱘魚因為品質上佳,漸漸成了市場上的搶手美味,用于食用的鱘魚也賣到50元一斤的好價錢。
“現在我們這些鱘魚和三文魚(虹鱒魚)養出來就自己銷,或者有客人預定就會送給他。”李森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黃春華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742/99/1293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