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華涔天河鎮將文明儉辦紅白喜事寫進村規民約,積極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做好事前宣傳、事中監督、事后跟蹤,更好地發揮帶動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積極作用,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鄉風。
在涔天河鎮雙石橋村,一村民家中正在辦喪事,紅白理事會在現場幫忙登記禮簿,同時向前來參加喪宴的村民宣傳隨禮標準不超過200元。這是從去年開始村里實行的一項新規定,對村民操辦紅白事的流程、標準等作出了明確要求,倡導喜事新辦、喪事從簡,并且由紅白理事會負責監督和執行。
“每一桌的酒席價錢不能夠超過450元,接近400最好,其次紅包接的禮100一個。紅白喜事我們都是講從節約的方面出發的,要養成一個風俗,免得以后個個破壞了規矩。”雙石橋村紅白理事會成員熊運倫說。
這項規定實施以來,得到了村民們的大力支持和認同。大家認為,過去村里的紅白喜事常常出現過度浪費和互相攀比的情況,導致家庭負擔加重,人情味也變得越來越淡。現在,這項規定的出臺,既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也符合村民的期望。
“比以前來講,打紅包要少些了,減輕了農戶的壓力,以前紅包打得重,風氣比較重,現在改善了蠻多。”雙石橋村村民 熊軍明說。
在發揮好紅白理事會牽頭抓總作用的同時,涔天河鎮還將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作為文明單位、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鄉村振興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考核指標和依據,在群眾中大力宣傳崇儉尚德,幫助群眾提高對紅白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等陳規陋習的知曉率,助推移風易俗深入民心,樹立勤儉持家、節儉辦事的社會文明新風。
“我們立足鄉村振興戰略,把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深入宣傳教育、倡議引導、立規明約、監督整治,使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得到進一步遏制,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神州瑤都特色小鎮營造良好氛圍。”涔天河鎮黨委委員、宣統委員唐亞京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藍玉春 黃春華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740/59/1276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