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持續高溫天氣,長期高溫缺水,江華界牌鄉近3000余畝晚稻受旱災影響,洪源村作為界牌晚稻種植面積較多的村,有近900畝晚稻受災,若不及時抽水抗旱,剛移栽下去的晚稻產量和品質都有所影響。
“現在天氣炎熱,我們每天上午8點到11點,下午4點到晚上8點,基本上都在抽水送水,老百姓也很積極,出機子的出機子,沒得機子的就鋤草、修溝、清淤,大家的熱情都很高。”洪源村秘書黎保忠告訴筆者。黨員群眾每天這么積極抽水抗旱為的就是讓移栽下去的晚稻不受旱情影響,確保能夠豐收。
此時正值晚稻育秧耕田期,時間就是效率,該村黨支部積極主動作為,組織抽水機抽水,保證育秧和水田初翻用水,組織精干力量對水輪泵進行維修,經過連續一個禮拜的搶修,終于在晚稻移栽期間將水輪泵供水設備修復,有效的解決了該村幾百畝晚稻種植灌溉用水難題。“我們只能和老天爺搶時間,一定要在晚稻移栽之前修好,最后在鄉村兩級干部和上級的支持下才搞好,我心里的石頭也終于落地了。”杜家田村黨支部書記唐崇波說。
據悉,今年7月以來,界牌鄉共投入抗旱資金10余萬元,用于修理水渠,維修水輪泵等供水設施。全鄉12個基層黨組織共發動黨員群眾近500人次,抗旱機具20多套,用心用情用力幫助群眾解決抗旱問題,修理水渠25處,維修水輪泵6處,解決了3000多畝晚稻的供水保苗問題,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老百姓有困難,黨員干部就是靠山。面對嚴峻的旱情,我們要求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組織發動廣大群眾投身抗旱第一線,上下一心,全力抗旱保收,全力打好當前抗旱工作攻堅戰。”界牌鄉黨委書記雷永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譚國棟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2022/07/26/1156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