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食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不科學、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方式是引起諸多常見病的主要因素。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富裕起來的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健康,越來越重視生活品質的改進, 在食物方面,人們不光要求吃飽,而且還要求既富有營養,又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因此飲食養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我國是一個飲食文化大國,中醫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飲食經驗,并形成了獨特的飲食養生理論,近二十年來,食療、藥膳不僅在國內日益受人重視,并且風靡國外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飲食養生,是我國傳統養生文化中流傳最為為廣泛、最為切實可行的一種養生方式。
“食養”是指用食物“保養身體”,又常稱“食療”、“食治”,一般多與食養、食治、食療、藥膳混同而不區分。嚴格說來,“食養”是根據個體體質的特點,靈活、科學地安排食譜,以達到養生、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在健康人群或在疾病的初期和恢復期,可單用食養調治而“食療”“食治”在食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是根據中醫學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原則,將食物當作藥物,按理、法、方、食施之,具有養生保健、防病治病之功效。廣義的食養則包括了食物的養生與治療兩方面的內涵。而藥膳是在中醫學理論的指導下,將藥物與食物相結合,運用獨特的烹調技術制作成的具有色、香味、形、效的特殊食品,具有養生療疾、健體防病,促進病體康復和益壽延年的功效。
食養、食療是中醫的瑰寶,是我們古代醫療實踐者們智慧的結晶。食養在我國的使用和推廣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解中醫食養,可以幫助我們從每日的飲食調理來養生,通過合理的進食方式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編輯:劉翥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