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過后,江華白芒營鎮下嶺塘千畝淮山種植示范基地迎來了第一批淮山采挖期,農戶們忙著采收淮山,一根根沾泥帶土的淮山變身為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走進白芒營鎮石碧塘村的淮山種植基地,綠油油的淮山連綿不絕,農戶正雙手緊握特制的鐵鍬,垂直向近一米深的溝內進行挖采。由于淮山深埋于地下,且根系發達,所以在采收的時候要花點功夫,這根長達1.8米的鐵鍬便是采挖淮山的得力工具。隨著包裹住淮山的泥土被挖出,一根筆直粗壯、體態豐盈的淮山逐漸顯露真容,小心翼翼將其從槽溝中捧出,在一旁的農戶熟練地清理掉淮山表面的泥土,整齊地碼放在溝壟旁。
“面積種得大,必須要提早采一部分,如果到冬天采就忙不過來,市場也不好,現在就是提前慢慢挖,每天挖萬把斤?!卑酌I鎮石碧塘村支書何政月說道。

今年,石碧塘村依托當地沙質土壤、光照充足、有機質沉淀高等特殊條件,流轉土地1500畝,引進廣西淮山專業種植戶,種植了滾地龍、黑鬼兩個品種?,F在采挖的是滾地龍,在另一邊的黑鬼基地則采用搭支架種植的模式,保證了淮山藤蔓的生長空間和光照及透氣性,這樣種植出來的淮山有機質和淀粉含量高、品質好。
“土質比較好,紅泥土比較適合種淮山,品質也有那么好,產量還是比較高,一畝有七千斤?!卑酌I鎮石碧塘村支書何政月介紹道。

近年來,白芒營鎮積極探索蔬菜產業發展新路子,充分利用區域內資源優勢,以牛趾窩村、大山腳村、石碧塘村為核心,創建了下嶺塘千畝淮山種植示范基地,共種植淮山3000余畝,其中石碧塘村1500畝、牛趾窩村300畝、大山腳村200畝,周邊村輻射面積1000余畝。目前,已投入產業發展資金100余萬元,硬化產業道路2100米,修建排灌溝渠2400米。2024年基地預計產量可達到12000噸,實現產值4800萬元以上,可為當地村民提供大約300個固定就業崗位以及500個靈活就業崗位,帶動就業群眾年增收1萬元以上。
白芒營鎮石碧塘村支書何政月說“一個是租金,每畝可以達到800塊錢,還有務工,幫他打工每天有100塊錢,為我們當地在村里面剩余勞動力基本上有事做。從2月份種,搞到淮山采收都有事做?!?/p>
“按照基地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農業技術指導,還有統一銷售渠道這種經營模式進行良性發展。在基礎設施投入,還有灌溉渠道等等配套設施進行進一步加強,爭取在三年以內把淮山種植規模擴大到五千畝的種植規模,實現產量兩萬噸,產值達到八千萬這個目標?!卑酌I鎮黨委副書記李謀喜說道。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輝 藍玉春 張建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842/67/14203164.html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