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眼下正是各地臍橙成熟的季節,果園忙著采果,果商忙著收貨,采果工人的效率顯得至關重要。在江華瑤族自治縣橋市鄉猴山村的千畝果園里,這里采果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周邊村莊的留守中老年人,平均年齡超過了60歲,但是他們干起活來,卻是比一般年輕人都要效率更高。
實況:快點啊,裝起這車就差不多了。
臨近下午五點,由于今天的第三車臍橙要趕著裝滿發往江西,果園負責人忍不住催促起工人來,但他馬上想到這其實是多余之舉,因為他知道,就算不催,工人們手里的動作也不會慢。別看這些工人大多兩鬢斑白,平均年齡超過了60歲,但是他們的工作效率可不低,平均每個人每天采果的重量不低于千斤。像這樣一擔臍橙重量不會低于50斤,他們隨便一個人挑起來可以在果園里健步如飛。
“一擔50斤,難道10擔都剪不到,1天千多兩千斤都可以剪。”工人易炳嫦說。
易炳嫦算是這支采果隊的小隊長,今年已經57歲的她卻算是這當中的“年輕人”,她跟她的這些“小伙伴”常年都在果園里務工,長的超過10年,短的也有七八年了,基本一年四季都在果園務工,所有流程都有參與。
“除草啊,打枝啊,施肥啊,澆水啊”工人易炳嫦說。
60歲的歐陽三妹11年前就開始到果園務工了,據她所說,從當初到現在,務工的酬勞將近翻了兩番,現在一年有300天左右在果園務工,工錢算起來超過2萬塊。
“那時候25元1天,現在80,就可以了呀,我們老人家了,有七八十塊錢一天就可以了吧。”工人歐陽三妹說。
這片果園種植于十多年前,如今正是豐產的時候,果樹不僅枝繁葉茂且樹型高大,很多果子想采摘都夠不著,但這對干慣了農活的村民來說根本就不算事,一言不合就爬樹,大爺也爬,大媽也爬,動作不僅快而且穩,不管再高都給你剪下來。今年已經71歲的毛德華是這里年齡最大的,作為男同志的他也是爬樹最積極的,對于他來說,到果園務工,既能賺錢又能鍛煉身體,是件兩全其美的大好事。
“做事身體好些吧,還不用問子女要錢吧?!惫と嗣氯A說。
據果園負責人介紹,周邊村莊的村民是果園用工的穩定來源,其中大部分是原來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務工成了脫貧戶,每年光是發放工人的工資總額就接近150萬。
“只要身體好的,不受年齡限制,愿意來我們就早上去接,中午在這里吃餐中飯,晚上下班再送他們回去?!惫麍@負責人說。
今年由于長時間的干旱,給果園的產量造成了一定影響,由于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總產量預計還有70萬斤左右,并且因為品質好,最大部分都已經預訂完了,另外,果園還拓展了線上電商渠道提高售價,不僅能保證足額發放工人的工錢,還能獲得較為可觀的收益。
“我們希望老板越搞越大,越搞越好,我們好年年有錢賺有工打?!惫と艘妆险f。
記者手記:一串串沉甸甸掛滿枝頭的臍橙,一個個在果園里來回穿梭的身影,一張張辛勤勞作的笑臉,他們之中年齡最大的已經年逾古稀,最年輕的也接近知天命,但他們爬樹摘果身姿矯健、肩挑手提舉重若輕,他們倍加珍惜家門口務工的機會,既能穩定增收,又能鍛煉身體,這些,大概就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吧。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輝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656/50/1215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