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碼市鎮大柳村通過引導村民流轉土地發展蔬菜種植,吸引本村和周邊村民就地務工就業增加收入,眼下,村里的近400畝紫長茄已經到了成熟上市的季節,種植戶們正忙著請工人進行采摘和田間管理,希望今年有一個好收成。
實況:明天早上,拉佛山的。
因為第二天一早就要把1萬多斤茄子發往廣東,種植戶潘林這一天都在忙個不停,工人把茄子采摘下來后,他跟著一起下車卸貨,盡可能地提高一點效率。潘林不是本村人,但是卻有著10多年的茄子種植經驗,因為看中大柳村的土質肥沃且灌溉方便,去年過來承租了40多畝種植紫長茄。剛摘下來的紫長茄要及時澆水保濕,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起來,這樣可以在運輸途中保證茄子的新鮮度,同時,打包之前會對茄子進行一個分級處理,方便更好地進行銷售。
“色澤亮麗、長直,就是一級,像這彎有蟲眼的就是二級。”紫長茄種植戶潘林說。
實況:像這些因為水沖了好多掉下來的,要把它吊回來,這樣子把它吊正來,還有就是有些老葉子把它摘掉。
另一邊,本村的種植戶岑常府則忙著與工人們對茄子基地進行打理,他的茄子昨天才賣了一批到廣州,要過三天才能采摘新一批的茄子,趁著這幾天間隙,正好把地里整理一下。大柳村種植紫長茄有一二十年的歷史了,但是岑常府才種了第二年,之前一直在廣東打工,后來想著要回來照顧家里,于是去年承包了二十多畝土地。
“他們廣東種出來的茄子沒那么漂亮,我們碼市這邊湖南這邊的茄子要漂亮些,我們這邊氣候、水土,種茄子是比較合適的。一直我們湖南茄子比廣東茄子要好賣很多的,都要稍微賣貴幾毛錢。”紫長茄種植戶岑常府說。
過來務工的村民酬勞按小時計算,每個鐘頭10塊錢,一般一天至少都能做七八個小時,每年光守著家門口務工就可以得到一筆穩定的收入。
“肯定一年幾千塊錢有吧。”村民說。
“(村民)想做事的都有事做,反正哪個想來都有,還有外村的基本上想做事的也到我們村來了。”大柳村村支書李春說。
村民務工有穩定可觀的收入,作為種植戶來說,那也是效益較為可觀,據岑常府介紹,今年的市場行情較去年相比有大幅提升,這讓他的信心越來越足,準備明年再擴大20多畝面積,安心在家把這份產業經營好。
“像今年這樣初步預算,一直從開始到結束,基本上都能達得到一畝田收益除了本錢基本上達到八千到一萬二一萬三差不多。”紫長茄種植戶岑常府說。
近年來,大柳村通過土地流轉引進大戶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目前已有紫長茄、辣椒、陽光玫瑰葡萄等多個特色產業基地,農戶可以從中獲得地租和務工報酬雙重收入,成為村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
“重點土地流轉,可以加入合作社,種村民自己種,我們合作社可以幫他們代銷出去,這樣一個是減少成本、運費,還有價格我們合作社在廣州那邊,可以穩得住。”大柳村村支書李春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輝 藍玉春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2022/08/11/1171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