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中南大學法學院“法潤湘土?瑤蕾護航”實踐在江華瑤族自治縣聚焦民族地區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開展了6天暑期實踐。
實踐團深耕調研,走訪江華縣委政法委、縣人民檢察院、縣人民法院等 7 大職能部門,開展9場深度座談,形成近10萬字記錄。座談中,縣婦聯分享“愛心媽媽”幫扶故事,縣人民檢察院傳遞“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司法溫度,縣公安局介紹“智慧預檢”技術創新,也直面社區矯正中心人手短缺困境。指導老師劉勇指出,基層 “六位一體” 保護格局存痛點:專業心理服務匱乏、部門聯動有制度梗阻、家庭教育指導缺強制力保障,團隊精準梳理核心問題。同時,實踐團走進長山村學校,以情景劇、動畫、互動游戲開展防欺凌、防性侵 “場景化普法課堂”,獲孩子積極反饋。
基于調研,團隊形成3萬字《江華未成年人保護體系調研報告》,提出12條可操作建議,還構建“政府主導-司法保障-社會參與-家庭基礎”的民族地區未成年人保護“四維協同模型”。
從瑤鄉的座談桌到校園的普法課堂,實踐團以專業為筆、以行動為墨,寫下法科學子扎根基層的答卷,讓青春在服務民族地區未成年人保護的征程中,持續釋放光與熱。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蔡承舒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943/90/1526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