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在家門口的電機廠上班,一個月能掙4000多塊,既能照顧老人孩子,又不用再背井離鄉打工?!苯眨诮A水口鎮易地搬遷安置區標準廠房一期內,正在組裝電機零件的搬遷群眾李大姐手上動作不停,臉上滿是笑意。
如今的廠房一期里,制作電機、焊接家具、包裝耳機的生產線全速運轉,17家小微企業在這里落地生根,近200名易遷群眾實現“樓上居住、樓下就業”。而在門外,標準廠房二期項目建設現場更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機械轟鳴、工人穿梭,標志著水口易扶產業發展邁入新階段。
從一期17家小微企業“試水”成功,到二期項目“擴容”建設,水口鎮始終把“建管用”三個字貫穿到底。在縣發改局、移民局等單位的支持下,充分利用易地搬遷和移民后扶政策項目,建好標準廠房等產業載體,更通過主動對接企業、開展技能培訓、提供就業幫扶等舉措,讓廠房“活”起來、產業“興”起來。截至目前,僅標準廠房一期和安置區架空層的企業,就已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解決514名勞動力就業問題,人均月增收超3500元,真正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
下一步,水口鎮將加快推進二期標準廠房項目建設,形成“一期穩根基、二期拓空間”的產業格局,讓更多易遷群眾在家門口端穩“就業飯碗”,持續夯實增收致富的產業根基。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奉美波 何倩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943/74/15325553.html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