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農事正忙。江華大路鋪鎮鵝塘村搶抓農時栽種甜糯玉米,省農科院駐村工作隊全程護航,讓高標準農田成為帶動村民增收、助力鄉村產業發展的“希望田”。
在大路鋪鎮鵝塘村400畝高標準農田里,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田壟間,五十余名工人揮鍬培土,有條不紊地栽種著甜糯玉米苗,嫩綠的幼苗很快就在田地里扎下了根。一旁,省農科院駐村工作隊的隊員們穿梭田間,現場指導種植戶進行苗期管理,細致講解關鍵技術要點。
“省農科院過來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幫我們打了兩口水井,在種植的過程中也提供了很多技術的指導,對我們種植方面是起到了很大的幫助。”種植戶楊記祥說道。
今年,鵝塘村4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順利完成,然而上半年持續干旱少雨,無法種植水稻。駐村工作隊迅速行動,一方面積極對接尋找承包商,大力推廣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模式;另一方面主動牽線搭橋,與龍頭企業江華日日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訂單,明確對玉米實行保底回收,為種植戶吃下“定心丸”。
“種上玉米之后,對土壤的肥力(有幫助),因為種了一季作物之后,它的土壤進行了改造,進行了一次修復,自然修復。通過施肥、通過作物的種植,把土壤進行了恢復?!笔∞r科院駐鵝塘村工作隊隊員李杰說道。
如今,高標準農田種上了玉米,不僅讓閑置的土地煥發生機,更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田間地頭,務工村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從解決土地種植難題,到搭建產銷橋梁,再到帶動村民就業,鵝塘村的農田里正孕育著土地增效、產業提質、村民增收的多元效益。
“我們現在在這里種玉米,覺得蠻好,等玉米收獲的時候我們還可以來這里做事,又有工資發,很好?!惫と诵旄阏f道。
“駐村工作隊是響應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發揮我們農科院強大的科技支撐能力,助力我們鵝塘村的產業發展。”省農科院駐村工作隊隊員黃安平說道。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藍玉春 黃春華 通訊員:梁媛
編輯:蔣龍霞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942/66/15219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