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驕陽似火,正值黃花菜的采摘旺季。江華大路鋪鎮花地灣村田野里,10多畝黃花菜已進入采摘期,青黃相間的黃花菜田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
走進蔣啟波的黃花菜種植基地,在金色的波浪中,七八位工人們用手指輕輕撥開莖稈,麻利地將那些花苞飽滿、顏色金黃且未開放的花蕾收入竹筐中。采摘的新鮮黃花菜運回家后,放入水汽翻騰的鐵鍋大火蒸10分鐘,花苞微微蜷縮時出鍋。隨后,將蒸熟的黃花菜均勻鋪開晾曬,待其由金黃轉為棕黃色,干燥的花蕾泛著自然褶皺、散發清香后,便可上市售賣。
“一畝地大概500斤干花,鮮花大概在3000斤。如果按今年的價,今年基本上都是三塊五左右,然后一畝地毛收入大概在一萬二千塊錢,像我這片地今年基本上都有七千多塊錢純收入。”種植戶蔣啟波說。
黃花菜生產周期短、收益持久,是極具潛力的特色產業。2023年,蔣啟波將這一產業引入花地灣村,并開展規模化種植。經過兩年的精心培育,今年步入豐產期。黃花菜有較好的健腦、健胃、通乳、補血、抗衰老的功效,蔣啟波還通過社交媒體分享采摘、晾曬黃花菜的日常及家常做法,宣傳黃花菜背后的鄉土文化。
“它的營養價值、健腦的效果比核桃還好些,干花給它泡開就直接煮就可以了,如果是鮮花就先撩水,撩兩分鐘水,把它撩熟然后清水淘兩下,然后直接涼拌、炒肉都可以,很好吃的。”種植戶蔣啟波說。
面對黃花菜產業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經濟效益,蔣啟波透露,正積極謀劃產業升級和規模擴張,探索精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讓黃花菜成為“致富花”“幸福花”。
“今年準備擴大規模了,準備搞個一百畝的經濟化種植基地,流轉土地現在在和他們村民在談,現在在準備租地,一百畝左右,設備上冷庫、上蒸汽鍋爐、蒸汽房。”種植戶蔣啟波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朱婷 李貽威(見習)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941/69/15154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