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稻浪翻滾。江華12.93萬畝早稻迎來開鐮豐收。得益于現代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種糧大戶喜獲高產,種糧效益穩步提升。
在碼市鎮安寧村,金黃的稻田綿延起伏,多臺聯合收割機在田間穿梭作業,切割、脫粒、裝車一氣呵成,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現在收了300多畝,畝產基本上濕谷子在1000斤左右,早稻來講是比較高的了今年的產量。”種糧大戶謝遠生說。
謝遠生告訴記者,高產量的背后是農業機械化的強力支撐。從育秧插秧、田間管理到收割烘干,全程機械化作業大幅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都是用機械化,基本上都是插秧機、收割機還有大型的旋耕機,還有無人機打藥、撒肥料,都是無人機的了。比以前要輕松,另外一個費用一畝田要節約200塊。”種糧大戶謝遠生說。
強有力的惠農政策,正為豐收的喜悅注入更足的底氣。在江華,像謝遠生這樣的種糧大戶,能享受到一系列精準落地的補貼扶持。有效提振了農戶的種糧積極性,讓種糧更有奔頭。
“直接進帳戶的有那個雙季稻補貼、千畝示范片補貼、插秧機的作業補貼、稻谷糧價補貼,七七八八有蠻多的,平均下來400多到500塊錢是有。”種糧大戶謝遠生說。
自七月以來,江華農機事務中心調度196臺聯合收割機73臺烘干機晝夜作業,目前,江華12.93萬畝早稻收割面積已經過半,預計7月底可以全部顆粒歸倉。讓“瑤山糧倉”根基更穩,農民豐收更有保障。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黃春華 李貽威(見習) 通訊員:李麗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941/51/1513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