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江華圍繞打造百億出口蔬菜大縣的目標,搶抓省出臺《支持永州蔬菜出口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機遇,積極落實相關扶持政策,持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不斷提升蔬菜種植面積,推動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白芒營鎮拔干村,種植大戶沈成學今年積極探索了 “稻稻菜” 與訂單農業協同發展的新模式。雙季稻收割后,他迅速與 “粵港澳” 客商簽訂甜菜心種植合同,擴種了二百多畝甜菜心。在他的專業指導下,村民們有序開展播種、覆土、澆水等農事操作,菜畦上很快布滿嫩綠菜心幼苗,仿佛一幅精美的田園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我們這個是訂單農業,現在銷售不愁了,價格也比較實惠,基本上都給到兩塊五以上,而且這個苗也是我自己育的,育苗這塊也節約了不少成本,今年毛收入可能超過二百多萬。”白芒營鎮拔干村種植戶沈成學說。
在不遠處的甕水村山腳下的菜心種植基地,菜心植株緊密排列,葉片飽滿舒展,宛如一把把精致的綠傘相互簇擁。村民們正穿梭其間,手法嫻熟地將一棵顆菜心采下。而不久前此處還是荊棘叢生、雜草密布的荒地,種植戶胡格玲響應不與糧食爭地的號召,毅然開辟了二百多畝荒山種植菜心。在種植過程中,胡格玲利用當地四面環山晝夜溫差大和土壤無農殘等特點,引進水肥一體化管理系統,使得菜心能夠充分積累糖分和豐富的營養物質,從而造就了菜心的優異品質。
“我不想這一片荒地把它閑置在這里,再一個就是不與我們的糧食爭地,我把那個水量控制好,它比那個田里面,種在基本農田那個菜的那個品質可能會更好一些。周圍大概還有五百畝的荒地,我計劃明年可能會再擴建三百畝左右。”白芒營鎮甕水村種植戶 胡格玲說。
目前,江華種植蔬菜面積達17.5萬畝(復種),其中常年蔬菜種植基地16000余畝,輪作基地面積(稻稻菜、煙稻菜、稻菜)10.5萬畝。蔬菜年產量約43.7萬噸,產值約15億元。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供應基地25個,出口備案基地11個,完成綠色食品認證31個,形成了18萬畝葉菜、茄果、8000萬袋食用菌蔬菜產業格局。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省‘蔬十條’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按照一鞏固、五補齊、一突破的思路發展蔬菜產業,預計今年我縣可以完成蔬菜擴面一萬五千畝,爭取菜心這個單品銷售過億,實現單品突破。”江華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股股長楊小兵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張建 通訊員:朱昱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856/98/1452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