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想著和申請人是親戚關系,不會申請強制執行,沒想到法不容情,以后我一定按期履行,絕不挑釁司法權威。”近日,一起因親戚借款拒不償還引發的執行案件,在江華人民法院執行干警的努力下,當事人現場履行完畢并握手言和。
申請人黎某某與被執行人唐某某系親戚關系。因唐某某急需贖回抵押在銀行的國有土地使用證,便向黎某某借款14.8萬元。黎某某通過網貸平臺籌到資金,并以現金形式將借款交付給唐某某,雙方約定借款期限為一個月。然而,約定的還款時間到期后,唐某某并未按約定還款,黎某某遂將其訴至法院。在審判階段,雙方雖達成了還款協議,但唐某某依然未按時履行還款義務,黎某某無奈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后,執行人干警前往當地村委調查唐某某的財產情況,并查封相關不動產。執行干警考慮到雙方的親戚關系,若直接強執拍賣扣押不動產將不利于親屬和睦,容易加深矛盾。執行干警本著化解雙方矛盾為主的原則,通過多次與當事人進行溝通,結合情理法理耐心講解不履行義務的后果,最終被執行人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主動湊齊現金14.8萬元,在執行干警的見證下當場給付完畢。
近年來,江華法院牢固樹立司法為民的善意執行理念,并將這一理念貫穿于執行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以實際行動傳遞司法溫度,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將“紙上權益”兌現為“真金白銀”。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徐葉銀 蔣征南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856/95/1450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