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春分過后,江華瑤族自治縣大圩鎮長山村的春茶采摘工作如火如荼展開。這片自2015年起中南大學定點幫扶的土地,如今成為了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

從2020年起,中南大學便在長山村籌備建設600畝生態茶園,吸引了當地村民的廣泛參與。今年3月,春天的氣息漸濃,第一次采茶的鐘聲響起,近60名村內外農戶在茶園里揮汗如雨,共同迎接這個喜悅的時刻。
“采茶是門技術活兒。”中南大學駐長山村第一書記王少清介紹說:“提手快采,不僅可以保持芽葉的完整、新鮮和勻凈,還不容易傷及茶樹,最大程度保證了茶葉的品質。”

在中南大學的長期幫扶下,2023年長山村集體經濟突破55萬元。為了更好的回饋村民,彰顯長山村的擔當作為,村委會貼心地為每位采茶的農戶每天免費提供兩個面包,并保障充足的飲用水和工錢及時結算,確保村民們的勞動成果得到及時回報,讓采茶工作充滿了勞動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今天上午摘了2斤多,按照這樣的效率,一天下來可以掙100多塊錢。”60多歲的脫貧戶羅金英笑著說道,滿懷喜悅地展示著自己的勞動成果。
采摘下來的茶葉需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加工工序才能成為市場上的香醇茶品。從攤青、殺青到揉捻定型、烘干、提香,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工作人員的精心呵護。經過加工后的茶葉,色澤翠綠,香氣撲鼻,回味無窮,是長山村有機茶園的驕傲和底氣。
長山村的鄉村振興之路并非一日之功。中南大學幫扶工作隊通過實際調研考察,探索出了一條“山上茶葉山下蔬果”的產業振興之路。通過近幾年的培育管理,600畝茶葉長勢良好,已經初步進入豐產期,預計今年長山村的春季鮮茶產量可達4500斤。
長山村的茶園生機盎然,春茶的采摘不僅帶動了當地村民的增收,更是鄉村振興戰略下的一次生動實踐。在茶園里,勤勞的手正采摘著收獲的果實,而在村莊中,鄉村振興的美好景象正一步步綻放。未來,中南大學駐村工作隊將和長山村一起進一步加強茶葉品質管理,拓展市場渠道,加速茶葉產業的轉型升級,助力長山村全面振興。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張桓瑋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848/83/13692564.html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