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朽木不可雕”,但經根雕藝人的匠心巧手精雕細琢,便會“枯木逢春”,化腐朽為神奇。馮立就是這樣一名根雕藝人,一直以來,他甘于與木頭為伴,用雙手將一塊塊了無生趣的木頭雕刻得活靈活現。
走進馮立的大眾奇石根雕館,一件件制作精美、造型各異、形象逼真的根雕作品映入眼簾。在馮立獨具匠心的巧手雕琢下,天然的樹木根須產生了無窮魅力,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和采購。
“根雕千把件是有吧,一般根雕它是分為兩大類,一個是樹根雕刻,第二個是木雕。這種就是喊樹根的雕刻,這一類就是喊木雕,它就是一筒樹子把它純雕刻出來的。”大眾根雕奇石館馮立說。
根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以樹根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創作出不同種類的藝術形象作品。
“它是要根據這個木頭的形狀,像什么形狀,我們就把它雕什么形狀。這件作品它也是就是這么包到的、一整塊的,我們先保留它這個原始的留疤,在上面雕了點高山、小橋、流水、房子,就比較有自然的韻味。根雕的也有,自然的成分我們也把它保留了。”大眾根雕奇石館馮立說。
根雕的制作過程十分講究,去泥、打胚、修光、打磨、(上)油漆...經過一道道工序打磨,原本不起眼的枯木老根被馮立賦予“枯木逢春”的力量,搖身成為巧奪天工的藝術品。
“最有技術含量的一道是打胚和修光,那就是把一個東西枯木雕成什么東西各種造型,這一道是技術含量最高的。”大眾根雕奇石館馮立說。
馮立告訴記者,受父親和成長環境的影響,馮立從小便對根雕有著濃厚興趣。父親去世后,馮立便創辦了根雕館,十年如一日,一直堅持學習,研究雕刻技法,讓自己的技藝愈加嫻熟、精煉。
“我跟我父親從01年開始就已經接觸根雕了,自己也有這個愛好,一直到現在已經接觸這個有20多年了。每當全國有奇石、根雕展,我都會出去參展、交流。”大眾根雕奇石館馮立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朱婷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754/91/13120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