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針對江華瑤族自治縣大路鋪鎮花地灣村農戶反映的養殖戶放水影響種植戶農田收成賠償不到位的信訪事項,該縣大路鋪鎮主要領導多次聽取雙方意見,面對面溝通交流,實地查看,政策引導,并協調雙方提出的問題和需求。最終,經過多方不懈努力,雙方各讓一步達成協議,賠償到位,這起信訪事件得以圓滿解決。
信訪工作就像一座連心橋,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一頭連著人民群眾。大路鋪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情服務,用心解難,用力攻堅,扎扎實實做好群眾工作,牢牢掌握新時代信訪工作主動權。
重心下移,化解在基層。大路鋪鎮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為契機,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信訪工作基層基礎薄弱問題,以開展信訪“三無村”“三無鄉(鎮)”創建活動為主線,不斷提升基層信訪工作源頭治理水平。以“政法五老”“好鄰居”人民調解機制為載體,把重心放在事前、把功夫下在日常,嚴密防范信訪工作領域的各種“灰犀牛”“黑天鵝”風險隱患,力爭把各類信訪問題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層。落實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堅持村(社區)每周、鎮每月開展一次全方位矛盾糾紛排查。法院、司法、信訪等縣直單位積極開展訴前調解、訪調對接、行業調解,多舉措、多形式化解矛盾糾紛。加強屬地管理、領導包案制。堅持壓實屬地、領導包保包案責任制,運用教育、協商、調解、疏導等辦法化解矛盾,確保群眾初信初訪件得以查清、合理訴求得以解決,努力讓群眾“最多訪一次”成為常態、“重信重訪”成為例外。全面構建齊抓共管的信訪工作新格局。把學習《信訪工作條例》列入年輕干部學習培訓的計劃中,把宣傳《信訪工作條例》作為農村、企業、社會普法的重要內容。精心組織,結合趕集日在市場擺臺設點宣傳信訪工作內容,推動條例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在全社會營造宣傳貫徹《信訪工作條例》的濃厚氛圍。
通過四大措施,大路鋪鎮強化責任擔當,暢通信訪渠道,依法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斷提高信訪工作質效,切實解決好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用心用情用力書寫新時代信訪工作滿意答卷。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劉航宇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754/64/1318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