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候鳥開始由北向南遷徙,江華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也即將迎來一年中最為熱鬧的季節。連日來,江華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不斷加強部署候鳥遷徙期間各項保護和監測工作,守護候鳥安全遷徙。
一大早,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帶上望遠鏡和長焦相機便開始了巡查工作。伴隨著相機的快門聲,蒼鷺在水間佇立的畫面被記錄在鏡頭里。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地勢平坦、河網密布、濕地豐富。每年秋冬季節,都會有南遷候鳥在這里歇腳、補充能量,是候鳥遷徙路線中的“中轉站”。這幾天,工作人員利用晨昏鳥類出來覓食的時機進行巡護監測,發現公園已經迎來了白眉鴨、樹鷚、北紅尾鴝等鳥類。
“觀察它的種類、觀察它的習性,包括它的遷徙通道。可以幫助生物多樣性和重要生態環境要素調查,了解水質質量,植被狀況等等,更好地保護好候鳥繁衍棲息地。”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副局長嚴許進說。
為了迎接大批候鳥的到來,濕地公園管理局的工作人員。除了組織專業人員開展巡護監測外,還要實時記錄、網絡上傳、數據分析等,并利用科普宣教中心為大家宣講愛鳥護鳥知識。
“到了候鳥遷徙季節,我們通過不定期巡護,向周邊農戶入戶宣傳,樹立警示告示牌,同時設置鳥類救助站,為受傷的候鳥及時進行救護,全力以赴為候鳥南遷保駕護航。”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副局長嚴許進說。
如今,這片候鳥遷徙的重要“樞紐”更加適宜鳥類棲息,鳥兒們也越來越多“光臨”這里。據統計,目前公園內監測到的野生脊椎動物共有29目94科32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1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35種。
“我們將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愛鳥護鳥、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引導群眾成為綠色發展的踐行者、推動者、參與者,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負責人唐彥飛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藍玉春 嚴許進(通訊員)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754/50/1316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