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江華民族中醫醫院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積極推進醫聯體建設,引入優質醫療資源,為群眾提供連續性、普惠型的醫療服務,讓群眾就醫大病“不出縣”,看病更省心。

實況:明天就去復查一個胸片,把這些東西再復查一下看一下子,現在基本上病情穩定了,割出來的瘤子好大。還講的話,個個看了都怕,二十二公分。
在江華民族中醫醫院的病房內,醫生正在叮囑患者術后護理事項。上周,患者吳會明因“腹股溝斜疝”入院,經相關檢查后,顯示腹膜后巨大腫瘤、 繼發性脾功能亢進,且因腹膜后巨大腫瘤壓迫周圍臟器,導致多臟器功能受損,需進行手術治療。由于患者既往有高血壓、腦梗、血小板減少等多項基礎疾病,且腫瘤巨大,手術創面大,手術時間長,牽扯臟器多,術中術后出血風險高,手術困難及風險巨大。

“腫塊它是位于腹膜后,腫塊比較大,它壓迫后面組織,比如說像胃、胰腺、脾臟。”主治醫生唐順剛說。

考慮到手術的難度,江華民族中醫醫院立即邀請醫聯體合作單位專家進行聯合會診,為患者成功進行腹腔鏡下巨大腫物+脾切除術,歷經6小時,手術順利,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目前術后一星期,患者已能進食,恢復良好。

“這個手術屬于四類手術,麻醉也屬于四級麻醉,在以前的情況下難以完成在我們縣級醫院,在醫聯體的專家指導下,我們醫院能夠順利的完成這個手術和麻醉。”江華民族中醫醫院院長顧問唐小林說。

“沒得人手來打點他去遠地方,我們就在這里做了,我們兩個人能夠陪著他做手術可以打點他。”患者家屬饒次嫦說。

今年以來,江華民族中醫醫院與永州市中心醫院、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衡陽市中醫醫院等多家醫院建立醫聯體合作單位,各合作單位長期派駐醫療專家在江華民族中醫醫院開展坐診、教學查房、手術等診療服務,使江華民族中醫醫院各學科發展突飛猛進。截至目前,外科手術室團隊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十余項,手術650余臺,其中三四類手術占比62%,難度系數最大的四類手術40余臺,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市級“三甲”醫院的技術服務,醫療支出大大降低,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更多實惠。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藍玉春 黃春華 通訊員 盤林鳳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749/53/12669548.html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