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從“防”轉為“治”,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劇增,醫院成為了抗擊病毒的正面戰場。作為承擔新冠病毒感染救治重任的感染科,這次也毫不意外的首當其沖。

江華人民醫院感染科現有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1名,住院醫師3名,副主任護師1名,護師5名,護士6名,床位共計61張。作為與疫情“短兵相接”的重要陣地之一,隨著陽性患者增多,感染科醫護人員也接連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且因接診的患者小到2個月的嬰兒,大到80多歲的老人,病人身體情況復雜,護理難度大,感染科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艱難時刻。
鐘梅醫生是科室的“頂梁柱”,從事臨床工作已經18年了,此次的救治任務讓她感到較以往更重、更有壓力。雖然自己也出現了陽性癥狀,但她仍強打著精神奔忙在病房、護士站、醫生辦公室之間,頂在病毒感染的最前線。不僅如此,鐘梅還密切關心著科室人員的身體狀況,看到同事身體不適會主動上前排憂解難,做好心理疏導,她說:“盡管自己身子很疲倦,但我總感覺只要我在崗,病房的護士們就還能再堅持堅持,大家一定能挺過這一難關。”

由于病人多、周轉快,加上人手實在有限,醫務人員工作量成倍增加,日夜工作超過12小時已是家常便飯。袁秋林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護士長。受感冒影響,她嗓子啞了,說不出話,就通過寫字與患者、同事交流。袁護士長說:“科室目前人員緊缺,許多年輕的護士是從各個科室抽調來支援的,生病發熱的很多,科室運轉困難。我們既要保障科室的正常運轉,又要照顧好生病的醫務人員,怎么科學的排班,怎么保障科室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是一個難題,但無論遇到多少困難,我們一定共克時艱。”
在與湯醫生了解科室情況的時候,病房又接診了一位老年患者,已經高熱到40℃了。湯醫生說:“類似這樣的患者已經接診很多個了,小孩子無法言語,發熱容易高熱驚厥,家屬都很著急;老年人大多有基礎疾病,新冠病毒肺炎進展快,對于治療、護理的難度陡然增加,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讓危重癥患者轉危為安,讓每一位患者都能盡快康復。”
臨近換班時間,韋銀香護士仔細檢查了“小白板”上的待辦事項,與接班同事一一交接完61位患者的基本情況后,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從崗位上交班下來。她說:“明早還要來接同事的班,現在回去休息一下,身邊的戰友們都很賣力,我也一定不能掉隊。”
全力以赴,嚴防死守,江華縣人民醫院感染科用無數個夜以繼日的堅守扛住了一波又一波洶涌而來的巨大壓力,保障醫院的正常運轉,守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謝三曲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745/96/12201430.html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