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今年高考物理類462分,上了本科線!感謝國家政策,感謝你!”江華瑤族自治縣界牌鄉的小玉(化名)激動地對該鄉民政辦工作人員李某說道。2023年6月底,界牌鄉低保對象小玉的兒子高考成績出來后,小玉特定給李某報喜,感謝他多年來對她一家的關心和幫助,感謝各項政策對她一家人的救助和幫扶,讓她重拾生活信心,建立對未來生活的期望。
家住江華瑤族自治縣界牌鄉界牌村的小玉,丈夫是一名人民教師,育有一雙兒女,她在家相夫教子,家庭幸福,生活充滿希望。可好景不長,小玉的丈夫檢查出癌癥,前后花費了大量資金,并借了許多外債,丈夫仍然不治身亡。丈夫的去世,給小玉帶來了嚴重的打擊,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中,生活也陷入絕境,上有年邁的父親,下有年幼的兒女,外有因丈夫治病欠下的巨額外債,怎么辦,小玉內心絕望至極。
幸好,該縣民政局社會救助政策讓小玉看到了希望。2019年底,界牌鄉工作人員李某在來訪接待中了解到小玉的家庭境遇,便進一步進行入戶調查核實其家庭基本情況,告知小玉可以申請低保,解決其家庭基本生活困難,針對子女上學,可以申請教育幫扶,針對生病醫療,可以申請醫療救助,等等。民政辦工作人員按政策為其辦理了低保,保障了小玉家的基本生活,了解到小玉的兒子在讀高中,又為其鏈接貧困生教育救助,為其申請了1000 元的家庭困難補助,解決部分讀書費用,并積極幫助小玉家參加醫療保險及申請臨時救助解決臨時生活困難等等。在物資的救助到位后,李某又進一步跟進了小玉及其子女的心理狀況,小玉本人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信心,小玉的兒子心理和行為也有異常,李杰便將重心轉移到心理疏導上來,通過不斷地入戶溝通和情緒支持,鼓勵小玉重拾生活信心,鼓勵其兒子重回校園,不斷調節小玉全家人的心理狀態,緩解心理壓力。在民政辦的持續幫助下,小玉一家開始慢慢走出困境,回歸正常生活。
從低保、教育、醫保再到心理關懷,從2019年到如今,這些持續的、全方位的、有溫度的救助政策和心理關懷,把小玉一家從絕望中拉了出來,小玉家的困境有了很大改善,如今,小玉的兒子即將考入大學,全家人又看到了希望。小玉說:“有黨和政府的關懷,有這么多的救助幫扶政策,我們不怕困難,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近年來,江華瑤族自治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總體思路,不斷建立健全低收入家庭救助幫扶機制,完善社會救助工作體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目前,全縣共有在冊城鄉低保、特困、低保邊緣人口20979人,月發放救助金637萬元。今年以來,江華瑤族自治縣民政局正創新開展服務類社會救助發展試點工作,聚焦社會救助困難群體多層次、多樣化的救助需求,積極為困難群眾提供主動、精準、高效、溫暖、智慧的社會救助,讓民生福祉更有力度,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不斷實現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張小燕 李杰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646741/60/1289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