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下旬以來,江華瑤族自治縣大圩鎮大塘村的300多畝金秋砂糖桔開始大量采摘銷售,因為錯開了其它柑橘品種上市的時間,市場上十分搶手,有客商直接來到果園守著摘果,裝車后直接拉走到市場上銷售。果園也增加了采摘人手,加快采果速度,盡可能地早賣,多賣。
“晚上就發走,到了家里的話再打一天包裝,明天再發到市場去。”江西水果商曾長說。
從前幾天開始,來自江西的水果批發商曾長幾乎每天都跟合伙人輪流守在果園里,工人們摘下來的砂糖桔經過初步篩選后,直接過秤裝車,一般晚上可以發車,第二天到江西以后經過二次打包就可以上市銷售,確保果子的新鮮程度。今年6月,批發商過來看過果園以后,當時就簽下包園協議,約定在果實成熟后到11月10號之前,所有成熟下樹的果子以4.5元一斤的價格應收盡收。
“他們比較有技術,他們的果子比較甜一點。”江西水果商曾長說。
走進果園,一個個金黃透亮的金秋砂糖桔綴滿枝頭,果香四溢,采摘、挑揀、裝箱,一筐筐一籮籮堆似“小金山”,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整個果園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沒有了市場銷售壓力,價格又這么好,最高興的當屬果園的主人了,這一筆賬算下來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產量大概,整片300多畝將近50萬斤這樣子,賣4塊來錢一斤,大概200萬的樣子。”金秋砂糖桔種植戶毛庭錫說。
金秋砂糖桔上市的10月份,正值蜜桔產量少,砂糖桔、沃柑等品種又還沒成熟的淡季,在市場上少有對手,價格能賣到7、8元一斤。正是看到這樣的優勢,4年前,毛庭錫與人合伙從廣西來到大塘村承包土地種植金秋砂糖桔,因為本身在廣西就有著豐富的種植管護經驗,加上這邊的氣候土壤條件優越,果園長勢喜人,在經歷了去年的試掛果以后,今年第一次正式掛果就迎來了豐收。然而,連續幾個月的干旱少雨天氣差點給果園帶來慘重損失,幸虧在駐村工作隊和鎮村干部的幫助下,果園積極應對,最終順利渡過了難關,如期豐收下樹。
“一個是到處給他們尋找水源,第二就是修繕原有的水廠和變壓器,免費給他們使用。”駐村工作隊隊長雷武正說。
“干旱是靠淋水,喊人來一棵一棵地淋下去,一個是用那個噴淋機噴,再一個那個部分就用滴灌滴下去。”金秋砂糖桔種植戶毛庭錫說。
村里的果園豐收了,村民們也跟著高興,每年不僅有土地租金收入,還可以就近到果園里務工,連村里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也來了一大批,摘果的麻溜程度與年輕人比起來也是不相上下。65歲的村民劉其英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會到果園做事,平均一天有70塊錢的收入,讓她覺得十分滿足。
“殺蟲啊、搞草啊、施肥啊就來了,老板搞得好我們就各個有錢用啊。”大塘村村民劉其英說。
近年來,大塘村通過大力流轉土地,形成了山上種茶葉,山下種水果蔬菜的產業發展路子,不僅給村集體經濟帶來了收入,也為本村和周邊村莊的村民們提供了更多家門口的務工崗位,據估計,每年在基地務工的村民超過了200人,人均年務工收入在1萬元以上。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 輝 潘嘉誠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2022/10/27/1198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