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江華瑤族自治縣大路鋪鎮仙石村馬口自然組一處田野里的工人們忙得不亦樂乎。這里每天有近80個勞動力在此務工,豐收紫薯。
只見他們配合默契,一臺翻壟機正把剪掉薯葉的紫薯壟有序翻耕,一個個紫薯裸露出來,數十個婦女們整齊地蹲在被翻龔過的紫薯地里進行分揀工作,六名男壯勞力依次將分揀好并裝好袋的沉甸甸的紫薯肩背出田野整齊裝上貨車。
據種植戶周志明介紹,他今年在仙石村馬口自然村承包種植了120畝紫薯,紫薯種源來自廣東湛江。共種有兩個品種,分別是小花葉二代紫薯和紫薯008號,畝產約4500斤,毛收入3500元/畝。產品主要通過分類分級銷售到上海、北京等全國各地,小個的品相好的紫薯可以直接進入當地超市零售或計量包裝售賣,據市場行情定價,行情好時他給超市的批發價達1.2元/斤。他種出的紫薯施肥用藥少,綠色天然,原汁原味,口感較好,既可以生吃和煮熟吃,還可加工用于做淀粉、薯片、紅薯粉、釀酒、食物天然染色劑等原料。
周志明介紹,他每年共承包1200余畝耕地(旱地)種植紫薯,已經種植有17年多了,開給分揀工人的工資100元/天,背工工人工資200元/天,機械費及人工600元/天,用工階段從每年從3月到11月,要招收周邊大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過來做事,增加他們的收入,一年下來記錄本記錄了數萬個用工登記,工資基本都是日結日清,每年工資發放總額達120余萬元。
周志明自豪地表示,如果有面積稍大些的需要承包的土地,他們愿意前往承包開墾種植,土質好的,還可用作煙薯(烤煙、紫薯)輪作模式,待烤煙煙葉烤第二、三茬時,開始種植紫薯,最終達到雙豐收,發揮土地最大效益,既能助力中國煙草事業蓬勃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又將中國人的農副產品食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了所有人的信心,水田種糧,禾下乘涼夢即將實現,旱地種“薯”,助力鄉村振興,“薯”你最行。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盤訓校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2022/10/26/11980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