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稻穗香,遍地是金黃。眼下,江華13.7萬畝晚稻陸續進入收割期,伴著隆隆的機器轟鳴,農戶搶抓晴好天氣搶收晚稻,確保顆粒歸倉,為冬季糧食生產打好基礎。
在白芒營鎮角塘村,徐龍秀種植的430余畝晚稻已經成熟,成片的金黃孕育著豐收的喜悅,兩臺收割機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脫稻粒、除秸稈、稻谷歸倉,田間地頭呈現一派忙碌的景象。
“從10號開始,還要收回那么10天到半個月左右吧,收完以后大概有150噸左右。”水稻種植大戶徐龍秀說。
為提高水稻產量,保障糧食生產穩定,白芒營鎮大力倡導農戶種植水稻,并給予種糧補貼,同時提供綜合防控以及機械化耕種收技術指導,目前該鎮共種植2萬畝水稻,全部收割完成后總產量約12000噸。
“我們加強了對這個水稻種糧的補貼,通過早稻、中稻、晚稻以及規模大戶的補貼,我們大戶在這一塊獲利,還是極大提高了他們種植積極性,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白芒營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李海林說。
江華今年種植晚稻面積總共有13.7萬畝,其中85%以上是優質的雜交水稻品種,經測算,今年的晚稻總產量可超過5.38萬噸。
“今年晚稻我們全縣種植了13.7萬畝,現在已經陸陸續續進入了晚稻收割期,今年的產量和面積都是相對以前來講應該是最好的一年,從今年的面積和測產的情況下,我們都實現了面積和產量雙增長。”江華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股股長楊小兵說。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鐘芳玲 彭保華 通訊員:楊小兵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zjxsdjg.com/content/2022/10/18/1194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