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新聞網訊(通訊員 尹世祿)打鐵還需自身硬,監督別人的人首先要管好自己。2月27日,中央紀委監察部《學思踐悟》發表文章指出,加大問責力度,首先要從中央紀委機關和派駐紀檢組做起,從紀檢監察系統自身做起,要求紀檢干部把《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執行到位,以上率下,做遵守紀律的標桿。
問責先中央紀委機關和派駐紀檢組做起,體現了紀檢機關敢于自我開刀的勇氣和自信,更為全黨全會社會樹起了嚴格自律的標桿。執行紀律要象醫生看病,要敢用“手術刀”“解剖”自己,不能象俠客夜行,只拿“手電筒”照別人。只有時時處處作出表率,執行制度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革命戰爭時期,一位外國記者到中國采訪,他對一個問題很納悶,為什么共產黨領導的部隊在武器裝備十分落后的情況下能戰勝裝備精良、武裝到牙齒的八百萬國民黨軍隊?他深入實地采訪并認真思索后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國民黨軍隊的指揮官們在指揮士兵沖鋒陷陣時喊的是:“弟兄們,給我上!”共產黨軍隊的指揮官在同樣情況下喊的是:“同志們,跟我上!”
一字之差,境界迥然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樣。“給我上”是命令,只要求別人怎么做,而把自己排除在外,要求別人去“沖鋒陷陣”而自己卻“畏縮不前”,這樣的軍隊,誰會為你賣命呢?“跟我上”是表率,處處體現的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無論大事小事,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首先是自己先做到。是以實際行動“沖在最前面”,以行動感召人。“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桃李不言,自下成蹊”。 這樣的軍隊,又豈有不勝之理?
同理,反腐敗是新時期進行的一場只能贏不能輸也輸不起的戰爭。紀檢干部作為在反腐一線沖鋒陷陣的尖兵,承擔著監督執紀問責的神圣職責,經常面臨著“法與紀”、“權與錢”、“腐蝕與反腐蝕”的考驗,時刻都有被“圍獵”的風險,但紀委機關不是“保險箱”,紀檢干部并不具有天然的“免疫力”,紀檢機關只有把規則牢記在心,堅持把自己擺進去,用問責壓實責任,用擔當詮釋忠誠,刀刃向內,自我凈化,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加強自身監督,把執行規則貫穿在日常的管理和調度中,瞄準權力行使過程中容易發生問題的關鍵點和風險點,補齊監督短板,把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處抓嚴抓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自身過硬,才能挺直腰桿監督執紀問責。
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監督別人首先要管好自己。如果手握戒尺的紀檢干部在作風和紀律偏出一尺,黨風廉政建設就會偏出一丈。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正人先正己,律己貴在嚴。作為監督別人的人,紀檢干部必須從自身做起,做執行規則的模范,遵守紀律的標桿。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尹世祿
編輯:redcloud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