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是第36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凝聚社會力量 合力共抗艾滋”。艾滋病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全社會要共同參與,凝心聚力,共同抗擊艾滋病,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艾滋病相關知識吧。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人體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而引起的,以人體CD4+T淋巴細胞減少為特征的進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疾病后期可繼發各種機會性感染、惡性腫瘤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綜合性疾患。傳染源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根治艾滋病毒感染的有效藥物。
二、艾滋病病毒生物學特點有哪些?
1.生存環境:HIV離開人體后的生存能力極差。常溫下,HIV在體外的血液中只可生存數小時;在干燥環境下難以存活;HIV對熱敏感,在56°C 條件下30分鐘即失去活性,100°℃ 處理20分鐘可完全滅活。
2.滅活作用:酒精、含氯等常用消毒劑對HIV有良好的滅活作用。
3.潛伏狀態:HIV一旦進入你的身體就像潛伏在人體的衛士——在你的CD4淋巴細胞內搞破壞,使你的免疫力逐漸下降。最后,你會對外界中很弱小的病毒細菌毫無還手之力,從而出現嚴重的機會性感染和腫瘤導致死亡。
三、艾滋病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1.性接觸傳播:包括同性及異性之間的性接觸。肛交、口交有著更大的傳染危險。
2.血液傳播:輸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制品、靜脈藥癮者共用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針頭及注射器、和他人共用刮臉刀、剃須刀或共用牙膏。
3.母嬰傳播:宮內感染、圍生期感染、哺育感染。
4.高風險人群:主要有男男同性性行為、靜脈注射毒品者、與HIV/AIDS患者有性接觸者、多性伴人群、性傳播感染者。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編輯:劉翥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