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組織幫我澄清了事實,還了我一個清白。”12月8日,白芒營鎮紀委書記金科榮收到一大封來自深圳的感謝信。在信中,白芒營鎮退休民政干部老余對該鎮紀委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大加贊賞,感謝紀委的同志幫他查清一筆十幾年前的“良心賬”,成功化解了一位五保老人心中積存多年的“疙瘩”。這是該縣紀委監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
今年5月的一天,白芒營鎮紀委來了一名特殊的來訪者。此人是白芒營鎮珠郎塘村的五保戶陳某,他今年已經70多歲了。他一走進鎮紀委辦公室,情緒激動,義憤填膺,放機關槍似的說了一大堆話,其中還帶有很重的“土話”。工作人員一邊安撫老人家的情緒,一邊耐心地聽著。過了十幾分鐘后,老人家的心情才慢慢緩和了下來。此時,他顫抖著雙手從包里拿出一張紙條遞給了鎮紀委的干部,囁囁地說道:“在2010年的時候,鎮里的一位民政助理員克扣了我的五保金”。
說到這里,老人家又激動起來。
“老人家,你不要著急。你反映的情況我們已經登記好了,我們會盡快調查清楚,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金科榮安撫道。
隨后,鎮紀委及時向鎮黨委和縣紀委有關領導匯報了這一問題線索,白芒營鎮黨委和縣紀委態度堅決,要求徹底查清此事,一旦發現有違反紀律的行為,嚴肅處理。
由于時間久遠,能查閱的資料非常有限,調查人員克服重重困難,通過比對相關憑證資料,發現有一筆數額為250元的款項存在疑點。
調查發現,當時經手辦理此事的當事人余某已退休多年,現隨兒子在廣東深圳定居。調查組幾經周轉,終于聯系上知情人余某。
“老余,請你回憶一下,2010年你經手發放農村五保戶五保金的情況……”調查人員詢問道。
“所有的五保金都按規定發放到位了,我沒有貪污一分錢啊!”老余堅定地說。
“是現金發放的?還是打卡發放的?”為了幫助當事人回憶出更多細節,調查人員提示道。
“當時正處于現金與打卡發放的過渡期,應該是第一二季度現金發放,第三四季度打卡發放的。”老余回憶說。
“請你看一下這張憑證,回憶一下當時發這筆錢的詳細過程?”調查人員通過與老余視頻連線,將憑證拍照傳了過去。
“當時的五保金正在調整,又正處于現金發放與打卡發放的過渡期,我們就把當月的五保金及上季度補發部分一起放在下個月打卡發放了。”面對數據的差異,老余解釋說,他曾向五保戶陳某說明了這一情況,但老人家就是不相信,希望調查組把事實調查清楚,給他一個清白。
完全弄清楚每一筆五保金的來龍去脈后,2021年11月8日,縣紀委監委和鎮紀委的工作人員帶著相關憑證再次來到陳某家。
“老人家你看,這是2010年第一季度的發放數目,你看是不是這個數?”
“嗯,是這么回事”陳某點頭表示認可。
“這是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之前是現金發放,從三季度開始實行打卡發放了,把二季度的補發部分一起加在三季度的金額里了,老人家你看看,第三季度的金額是不是比其他季度多了250元?”工作人員又拿出一份憑證,請陳某確認。
“原來是這么回事,是我錯怪老余了”,陳某訕訕地笑道,并為自己對民政辦工作人員的誤解表示歉意,心中的疑團終于解開了。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尹世祿 蘇日福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jianghua.rednet.cn/content/2021/12/13/1055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