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您講述★
紅色家書 車耀先寫給女兒的信:我們宜表面沉寂,充實(shí)自己
講述|蔣登義
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的一個(gè)展柜中,并排陳列著兩封催人淚下的遺書,一封是丈夫就義前寫給妻子的訣別信,一封是母親留給尚在襁褓中女兒的遺書,它們的主人是一對年輕的伉儷,即著名的革命烈士陳覺與妻子趙云霄。

陳覺 趙云霄夫婦 圖片來源央視網(wǎng)
陳覺(1903-1928),湖南醴陵人,原名陳炳祥。1923 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5 年受黨組織委派赴蘇聯(lián)中山大學(xué)留學(xué),留學(xué)期間與 趙云霄相識并結(jié)為伉儷。1927年回國后,先后在東北、湖南從事革命工作,1928年10月在中共湘西特委主持工作期間被捕,10月14日就義,時(shí)年25歲。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陳覺犧牲前 4 天在長沙陸軍監(jiān)獄署關(guān)押期間寫給妻子趙云霄的信。信中飽含著革命志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氣概和對妻子的一往情深,以及對父母無限的感激和思念。

陳覺(1903—1928),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烈士。
云霄:
我的愛妻
這是我給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處死了,你也遲早不免于死,我已請求父親把我倆合葬。以前我們都不相信有鬼,現(xiàn)在則唯愿有鬼,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并蒂蓮。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傷,我也不覺流淚了。云!誰無父母,誰無兒女,誰無情人!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一切。我們雖然是死了,但我們的遺志自有未死的同志來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陳覺寫給妻子趙云霄信,1959 年由廣州軍區(qū)干部部移交軍事博物館。圖片來源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官網(wǎng)

蔣登義,江華二中教師,主持、演講、朗誦愛好者,曾多次參加省市、全國性演講、朗誦比賽并獲得優(yōu)異成績,被湖南省演講與口才學(xué)會(huì)評為2021年湖南省最佳演講選手。節(jié)目主持人。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蔣登義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jianghua.rednet.cn/content/2021/06/15/9534408.html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