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您講述★
紅色家書 車耀先寫給女兒的信:我們宜表面沉寂,充實自己
講述|劉子悅
車耀先(1894—1946),四川大邑人,1912年入川軍。國民黨殘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的“三三一慘案”發生后,車耀先憤而離開軍隊,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后,他一直從事黨的軍運工作和抗日救亡運動,領導開展了成都普及民眾文化教育、語言文字改革等工作。
1937年12月,中共四川省工委成立,車耀先與工委書記羅世文直接單線聯系,積極從事黨的上層統戰工作。1940年,車耀先在國民黨制造的成都“搶米事件”中被捕。他組織建立了獄中黨支部,與敵人進行堅決斗爭。1946年8月18日,車耀先和羅世文被害于重慶松林坡,時年52歲。請聽車耀先在獄中寫給女兒的信。
崇英:
抗戰又踏上較嚴重的階段,就是投降派以反共口號來掩飾他們的由破壞團結,而中途投降的陰謀。因之,專門有人制造摩擦,擴大摩擦。我們在此時期,宜表面沉寂,充實自己;切勿再惹人注意。我呢,就正在這樣做呵!
你的詩,是進步了;但有些字句欠熟練。我改了些。然大體是不錯的,今天《新民報》已登出。不過有些錯字和看不清楚罷了。
現在你在新繁,當然救亡工作較少了。應當趁此機會致力于自然科學。為將來升學、應世,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我以為英、數、理、化是應當弄明白的。我的缺點就在于此。不要單注意社會科學。成都警報頻來,但我愈跑愈健!勿慮!勿慮!愿你努力進步!
父字
七月十五午后
這封信很短,但是寫出了父親對女兒的牽掛。車耀先教育女兒:我們宜表面沉寂,充實自己。言辭切切、感情真摯,流露出濃濃的父愛,同時對于革命工作,也表達了自己堅持執守的信念。
這封家書要求子女要謙虛、立大德、嚴防思想受到腐蝕,其實就是“家訓”,寄寓著車耀先對后輩的殷殷希望。車耀先犧牲時,他的六個子女有大有小,但后來都是嚴格遵循父親的教誨長大,成年后的他們中有工程師,也有普通工人,但都是依靠自己的能力立足在社會之中,他們用行動詮釋了持“謙”“儉”“勞”,戒“驕”“奢”“逸”的根本內涵,這對當下人們對子女的教育是一個很好的借鑒。

車耀先(1894年-1946年),四川大邑人,中共黨員,革命烈士。


車耀先夫婦和子女的合影(圖自成都晚報)

本期誦讀人:劉子悅,8歲,就讀沱江鎮第七小學二年級1905班,性格活潑開朗,愛閱讀、朗誦、主持。曾參加2021年永州市少兒春晚主持人選拔賽,并進入決賽,獲得“優秀主持人”榮譽稱號,夢想是長大后成為一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
來源:江華融媒體中心
作者:劉子悅
編輯:劉翥
本文為江華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jianghua.rednet.cn/content/2021/06/11/9526635.html
江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