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圩鎮通過引導農戶因地制宜種植紅薯,加工成紅薯粉對外銷售,吸引了大批農村勞動力尤其是貧困勞動地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大圩鎮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相毗鄰,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且因地處高山地區,環境污染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比較大,種出來的紅薯特別香甜,制成的紅薯粉也嚼勁十足,味道特別好。當地大塘村種植大戶黃歡今年承包種植了200多畝紅薯,其中100多畝作為鮮薯已經銷售完畢,剩下的100畝全部用來制作紅薯粉。今年已經70歲高齡的貧困戶黃治榮是黃歡請來的師傅,已經有近50年的紅薯粉制作經驗,雖然年邁但手腳依然靈活,黃歡也給他開出了較為滿意的工錢。
【大塘村貧困戶 黃治榮:開工錢就是講120塊錢一天,在屋里沒什么事,老人家了撈百把塊錢一天就要得了。】
將紅薯磨成淀粉曬干,制成糊狀熬成粉皮,晾至半干用機器或手工制成大小粗細均勻的粉條,在陽光下曬干后即成為正宗的大圩紅薯粉,目前市場零售價在每斤12塊錢以上。除了黃治榮以外,工廠里另外三名工人也全是貧困戶,加上前期種植和管理、采挖紅薯,黃歡一年需要聘請30多名工人務工,其中90%都是貧困戶。
【大塘村種植戶 黃歡:盡量讓他們增加點收入吧,1年做下來大概一個貧困戶也是在10000塊錢左右。】
據粗略估計,黃歡今年的紅薯粉產量在4萬斤左右,產值超過40萬元。作為大圩鎮的傳統特色產業之一,全鎮共有500多戶農戶參與紅薯種植和紅薯粉的制作,種植面積在1000畝左右,每畝可帶動5-6名勞動力就業,年產紅薯粉超40萬斤,產值近500萬元。
【大圩鎮黨委書記 鄧晨嵐:這個產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黨委政府為了脫貧攻堅,也在積極引導我們的村莊流轉土地,由大戶來種植,通過大戶種植來帶動老百姓就業,來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王輝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