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明政)“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縣婦幼保健服務中心的領導和扶貧幫扶人!我的感激之情確實一時難以用語言完全表達……”這是9月24日蔚竹口鄉大魯桂村一位貧困戶“感謝信”中所記錄的真實內容,雖說“感謝信”中部分語句有些許不通,但是字句真切、發自肺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寫信的貧困戶叫趙秀鳳,家住蔚竹口鄉大魯桂村架枧組,屬高寒林區,今年41歲,是一名地地道道、勤勞純樸的瑤家婦女。她家里4口人,上有兩老,下有一小女兒在縣思源學校讀初中一年級,因家庭離異,現全靠趙秀鳳一個女人操勞維持全家的生活。父親因病癱瘓在床已有10多年了,親生母親早年病故,后母已年過七旬,年老體弱多病,趙秀鳳自己又因患子宮癌動過大手術,不能從事過重的體力勞動,致使一家人陷入貧困之中。2014年被評為了村里的貧困戶,由于結對幫扶責任人幾經調整,今年由縣婦幼保健服務中心結對幫扶責任人李翠蘭結對幫扶。
今年4月,在結對幫扶干部李翠蘭的鼓勵幫助下,趙秀鳳辦起了一個散養土雞場,養殖瑤山土雞、土鴨、土鵝近600只。李翠蘭還根據縣里出臺的發展種養產業每個貧困人口享受1500元的產業扶持政策,積極幫她申報了享受6000元的產業補助資金。一開始,趙秀鳳對養殖還心存顧慮,為銷路問題拿不定主意。李翠蘭就給她吃下了“定心丸”――待土雞養到每只2-3斤可銷售時一定幫助她協助銷售,還可通過自己的“朋友圈”網上銷售以及動員全院干部職工促銷。這才讓趙秀鳳萌動了通過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的動力。上周六,趙秀鳳將養了近半年的70多只土雞運到縣城,李翠蘭兌現承諾,積極動員院里干部職工搶購“瑤山土雞”,不到半小時就銷售一空,趙秀鳳當場獲得現金收入4300元,她頓時樂開了花。如今趙秀鳳家中狀況煥然一新,就連精神面貌也與之前大不一樣了,她總是面帶笑容,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真正實現了從物質層面到精神上的“富有”。
當9月25日趙秀鳳將這張請人用大紅紙寫好的“感謝信”送到縣婦幼保健服務中心時,趙秀鳳說:“李干部(李翠蘭)經常來看我,想方設法幫我解決困難。真的特別感謝黨和政府,我會樹立信心,好好干下去,力爭早日擺脫貧困,撐起這個家。”
江華是今年全省18個“整縣脫貧摘帽”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之一。為派強力量,盡銳出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現整縣摘帽,該縣進一步加強了結對幫扶力量,改變以往有的貧困戶由農村普通黨員結對的做法,實現全部由機關單位干部職工、中小學教師、醫務人員等財政供養人員結對,全縣共8996名幫扶責任人結對2.88萬戶貧困戶。
從今年起,我縣實行貧困戶結對幫扶固定走訪日制度,將每月第一個星期的周六和第三個的星期周六為全縣“結對幫扶走訪日”,促使結對幫扶責任人做好結對幫扶工作。開展了以“不脫貧不脫鉤、不小康不罷休”為總目標,省市縣鄉“四級聯動”,黨政衛教“同頻共振”的結對幫扶活動,全縣112個貧困村的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隊員和8996名幫扶干部走家串戶、組團服務,真心實意察民情、解民憂,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他們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不忘初心,建立了干群間深厚的魚水深情,提高了幫扶實效和群眾認可度。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劉明政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