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新聞網訊(通訊員 盤珂)讓專家、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我縣積極開展“縣域醫共體,我們在牽手”行動,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在家門口也能看到好醫生
“一開始我是不相信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水平,做手術是有風險的,寧愿多花錢也要到縣級醫院診治的。”在白芒營鎮中心衛生院一患者說。自從“縣域醫共體,我們在牽手”行動開展以來,我縣通過縣級醫院牽手鄉鎮衛生院,對醫療資源進行高效整合,實現組織共聯、資源共用、制度共建、利益共享,用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服務價格就能享受縣級醫院的專家服務,技術上也有保障,在家門口也能有專家醫生診治。
下沉資源,讓患者少跑腿
“大醫院的病人多,太擁擠,在我們鄉鎮衛生院基本不用排隊,也不用因為路程而跑來跑去,還能方便在家照顧小孩,費用報銷也高。”濤圩鎮中心衛生院一患者說道。全縣共組建6個緊密型醫共體的醫療服務團隊,以縣人民醫院為牽頭單位,縣第一人民醫院、縣第二人民醫院為成員單位的橫向醫共體;以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第一人民醫院、縣第二人民醫院為牽頭單位,成員單位以5所鄉鎮中心衛生院為主,12所一般衛生院共同參與的5個縱向醫共體,通過技術支撐、結對幫扶、遠程幫助等支持,在醫共體內實現資源共享,促進基層衛生院能力提升、服務升級。專家坐診鄉鎮衛生院,減少患者為病跑腿的情況。
緊密共聯,“家人”互助
近日,縣民族中醫院內科主任韓立波在大石橋衛生院對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醫生進行培訓、講課。將縣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鄉鎮衛生院,醫共體內牽頭的縣級醫院根據鄉鎮衛生院的需求,實行“一院一策”,組成若干個技術幫扶團隊,“家人”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醫共體內,江華縣人民醫院和鄉鎮衛生院之間的幫扶不再是友好合作,而是責任與義務。我院的醫生必須定期去鄉鎮衛生院坐診、授課或者指導手術,還要考核和登記。”江華縣人民醫院李昌江院長說道。
我縣通過縣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及優質醫療技術人才下沉,進一步提升鄉鎮衛生院醫療質量、拓展醫療業務發展及處置能力,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效率提升”,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群眾中的信任度、影響力和滿意度,增強群眾獲得感。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盤珂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