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農歷十月廿四
天氣:多云6℃~16℃
【縣城環境空氣質量日報(試報)】
根據GB3095-2012和HJ663-2013評價標準,12月7日0:00時—24:00時空氣質量指數(AQI):112;AQI級別:三級;空氣質量: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PM2.5。
【導讀】
★湘江桐沖口村綜合服務平臺舉行揭牌儀式
★唐偉文到大路鋪、白芒營等鄉鎮走訪調研
★伍繼承深入社灣村調研扶貧項目進展情況
★《咔嚓梭》獲省“歡樂瀟湘”匯演一等獎
★碼市鎮“三實”開展新入職干部廉政談話
【瑤都要聞】
★湘江鄉桐沖口村綜合服務平臺舉行揭牌儀式
5日,湘江鄉桐沖口村綜合服務平臺揭牌儀式隆重舉行。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呂煥斌,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恒等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
在湖南廣電的扶貧支持下,由湖南廣電總投資196萬元,歷經4個多月,順利完成了建筑面積為1196平方米的桐沖口村綜合服務平臺。在縣委的大力支持下和縣委組織部的悉心指導下,桐沖口村按照“十室兩中心一廣場”的格局設置了黨員活動室、農業技術推廣室等功能室,完善了網格化便民服務中心、綜治中心等;建成了讓村民文體娛樂活動的瑤韻廣場。該平臺功能完善、設施齊全,解決了原村辦公條件差、服務群眾不便等難題,成為了桐沖口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倡導文明新風尚的窗口,服務群眾生產生活的新平臺,推動自動發展的新載體,規范民主管理的新陣地,它的建成不僅能更好的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更能切實做到“服務群眾零距離”,為全面建成小康桐沖口村奠定了基礎。(張虹)
★唐偉文深入大路鋪、白芒營、大石橋等鄉鎮走訪調研
7日,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唐偉文赴大路鋪、白芒營、大石橋等三個鄉鎮進行走訪調研,詳細了解鄉鎮基本情況、班子建設、工作計劃及產業布局,實地查看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等工作開展情況。
每到一個鄉鎮,唐偉文都與在家的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見面交流,共同謀劃發展方向,共同商討問題對策。在大路鋪鎮瑯下村、蝦塘村及五洞生態養殖園,唐偉文實地查看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產業發展及溫氏生豬養殖扶貧情況。在白芒營鎮富隆果業基地,唐偉文詳細了解土地流轉、產業支部建設及帶動貧困戶增收情況。在大石橋鄉,唐偉文到鷓鴣塘村瞻仰了江華同志故居,實地察看“空心村”整治、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并到井頭灣村調研“黨建+美麗鄉村建設”情況。
唐偉文對各鄉鎮干部隊伍的精神面貌、干事創業氛圍、發展取得成績表示肯定,對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好做法表示贊許。唐偉文要求,各鄉鎮要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契機,緊緊圍繞縣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1123456”工程,堅持黨建引領,把講政治貫穿于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立足各自特色資源,以真抓實干和最于擔當的精神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確保如期脫貧摘帽、如期建成全面小康江華。(江組)
★伍繼承深入社灣村調研扶貧項目進展情況
6日,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伍繼承帶領發改委、縣重點辦負責人深入掛點扶貧村白芒營鎮社灣村調研扶貧項目富隆生態產業園建設的進展情況。
在白芒營鎮老社灣村活動中心,伍繼承聽取了村干部匯報扶貧工作的進展并仔細查看扶貧資料臺賬,并指示為更好地開展接下來的扶貧工作,明年要抓緊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村內經濟發展。
在白芒營鎮原紅山村,伍繼承在富隆果業公司負責人林家勛和村干部的陪同下,上山查看基地的建設情況。他指出,柑橘種植基地要想發展得好,一要抓好規劃,二要優化品種,三要做好病蟲防治,在此基礎上,帶動基地觀光旅游產業的發展。目前該項目已流轉土地5000畝,種植3000畝各類柑橘,預計2019年達到1萬畝,成為全省最大的優質高產的水果基地,屆時形成帶動周邊鄉村產業的逐步發展的良好局面。(譚慧芳)
【為民服務】
★《咔嚓梭》獲2017全省“歡樂瀟湘”群眾文藝匯演一等獎
近日,從縣民宗文體旅游局獲悉,我縣選送的《咔嚓梭》在湖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總工會主辦的“歡慶十九大·頌歌獻給黨”獲2017全省“歡樂瀟湘”群眾文藝匯演中征服評委和觀眾榮獲一等獎,并作為優秀節目在湖南大劇院展演。
據了解,《咔嚓梭》取材江華平地瑤族梧州瑤族婦女織錦勞動場景,充分展示了瑤族織錦在瑤族婦女生活中地位,更體現了瑤族織錦代代相傳和對美好日子的贊美,呈現出了文化自信。據悉,“歡樂瀟湘”群眾文藝匯演活動已成功舉辦第五屆,以群眾草根演繹為主。今年3月啟動以來,經過海選、初賽、復賽、決賽,全省共30多萬草根參加演出,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進了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唐世日、陳永祥)
★碼市鎮“三實”開展新入職干部廉政談話
近日,碼市鎮以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為指導,強化崗前廉政教育,及早咬耳扯袖做提醒,對今年新入職的14名干部進行了集體廉政談話。一是“夯實”思想,扎牢籬笆墻;二是“落實”黨紀,拉緊警戒線;三是“務實”作風,打好預防針。結合發生的典型案例,教育大家要進一步修煉“內功”,強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意識,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公正規范用權,努力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無色之惑”,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通過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來遠離腐敗泥沼。入職廉政談話制度是該鎮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重要一環。新入職人員一致表示,此次廉潔談話教育在先、預防在先,體現了鎮黨委對新入職人員的真正關心、真正愛護。大家紛紛表示,在工作中一定嚴格遵守黨紀法規,牢記崗前廉政談話內容,不辜負組織和領導期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碼市事業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鄧秋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文明創建公益廣告】
文明瑤都人人愛,創建有我更精彩。
【國家安全】
嚴厲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
【要聞速覽】
★明年元旦起,城鄉居民醫保看門診有報銷了
從2018年1月1日起,湖南省范圍內的城鄉居民醫保參保居民,看門診也有報銷了。日前,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發布《湖南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普通門診統籌管理暫行辦法》,對普通門診統籌進行規范管理。據了解,門診統籌不需要居民額外繳費,重點保障參保居民的門診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主要依托基層醫療衛生資源。因此參保居民在定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產生的門診醫療費用,才能納入門診統籌資金支付范圍。詳情點擊:http://t.cn/RTwn4g3
◆9日,2017年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和脫貧摘帽實地驗收工作培訓班開班,明確11日開始,考核組將奔赴市州、縣市區檢驗今年脫貧成效,12月底前完成實地考核和驗收工作。(紅網)
◆日前,湖南下發《關于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煤炭行業安全發展的意見》,明確2018年全省將關閉小煤礦90處以上。(紅網)
◆湖南目前已初步規劃株洲-湘潭項目、張家界項目等八條磁浮交通線路,張家界計劃新建旅游觀光磁浮專線,專線位于張家界市永定區、武陵源區,將連接景區和高鐵站、機場。(紅網)
◆益婁高速預計月底通車,通車后,益陽、婁底兩地之間的車程將由現在的2個半小時縮短到1小時。(紅網)
【輿情觀察】
★“高空挑戰第一人”墜亡敲響警鐘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自稱國內極限高空挑戰第一人的網絡直播博主“極限-詠寧”于11月8日后再未更新所有社交網絡賬號,疑似因失手墜樓導致死亡。12月8日,湖南長沙警方證實了這一消息。
>>墜亡背后的故事:竟是為了賺錢救母
“詠寧”本名吳永寧,1994年出生于長沙,是家中獨子,家中條件并不好,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其親友講述,他10多歲就外出獨自打拼,一直想賺錢給母親治病。他曾做過武打群眾演員,近年愛上極限運動。今年2月以來,他頻繁爬上大城市地標性高樓,在無任何保護下玩出驚天動地的大動作,并用手機直播平臺推廣,接受粉絲打賞,瞬間吸粉超過百萬人,被網友稱為“玩命直播”。
>>極限不等于無限 運動也要合法依規
對于為掙錢給母親治病才冒險的做法,滑雪極限潮牌零下二度創始人亞超并不認同,他認為,極限運動的概念被隨意放大了,真正的極限運動不等于沒有“上限”。任何運動必須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詠寧”的意外身亡,應該給“玩命直播”敲敲警鐘。直播帶來的影響力,以及因此收獲的粉絲打賞,無疑是“詠寧”欲罷不能且越來越搏命的無形推手。事實上,在公共設施、商業大廈、大橋高塔等建筑物攀爬,屬明顯違法行為。可遺憾的是,“詠寧”頻繁在高空直播極度驚險的動作,只見粉絲越漲越多,卻不見相關平臺出手干涉。
>>小編結語
高空極限運動并非無禁區,網絡直播平臺不能無底線,監管不該留死角,敬畏生命不得有例外。“詠寧”之死引發的反思不該停留在聲聲嘆息中,相關網絡平臺,對“玩命直播”之類的賬號,不該視而不見,應該毫不猶豫地予以封殺。各大城市的地標性高層建筑等場所,如果相關管理方能通過安全告示、發現異常及時勸阻等方式加強管理,或許有益于減少類似悲劇的發生。(新華網、紅網)
【時刻辟謠】
★梅溪湖文化藝術中心塌方系謠言 實為例行檢查調整
近日,網傳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塌方”,記者趕到現場調查,實則是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美術館例行檢查中對鋁板縫隙不均勻進行的調整,并非塌方。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調整期間不影響梅溪湖大劇院正常演出。(時刻新聞)
【微關注】
★95后小伙耗時3年在游戲中造虛擬故宮
2002年,不到10歲的蘇一峻游覽完北京故宮,就一心想“用積木搭建一個紫禁城”。如今,他在虛擬游戲里完成了這個夢想。他帶領數百位網友,在游戲中耗時3年搭建出完整的故宮模型。今年11月底,這個“虛擬故宮”被3D打印出來,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中新網)
>>網友熱評
@小布小鬼:還被故宮弄出來展示,厲害!時間沒白費。
@Carol:看似沒有意義的事,往往比很多人的一輩子都有意義,這就是藝術。
@孔月半:少年有夢想,文化需要這樣的傳承。
【幽默笑話】
★7歲那年,我爸教育我:“在外面千萬不要說咱家有錢。”我懵懂地點了點頭:“是因為做人要低調嗎?”我爸:“是因為咱家沒錢。”
【溫馨提示】
《江華手機報》由中共江華瑤族自治縣委宣傳部和紅網共同主辦。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多提寶貴意見并提供新聞線索。聯系電話:0746-2330110;投稿郵箱:jhxww123@163.com;客服熱線:0731-82204998。為保證您的手機能及時接收江華手機報,請及時清空內存。(未標注來源的新聞均來自紅網)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