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嬡 王秀玲)近日,江華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建立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將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工作列入民生工程,對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實施經濟扶助、精神慰藉、生產扶持、生活關懷、醫療保障、就業安置等幫扶措施,引導全社會關注關愛計生特困家庭,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建立完善“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政策推動,統籌協調”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的長效工作機制。
一是加大經濟扶助力度。自2017年起,統籌城鄉計生特困家庭的扶助標準,將農村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標準提高至與城鎮標準一致,由原來的每人每月270元、340元提高到320元、390元。同時,縣財政另外對獨生子女傷殘和死亡家庭給予提標,即獨生子女傷殘家庭每人每年1320元,死亡家庭每人每年1620元。
二是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縣各醫療、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開通就醫“綠色通道”、憑《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證》享受優先咨詢、掛號、檢查、住院、治療等醫療服務。同時,將已納入農村五保和城鄉低保范圍的計生特困家庭扶助對象納入醫療救助范圍,按照醫療救助政策給予相應的醫療救助。各醫療機構將計生特困家庭夫妻及其傷殘子女納入健康管理重點對象,建立健康檔案,開展隨訪服務和健康指導。2017年為全縣113名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對象建立了健康檔案。2017年2月,縣、鄉衛計部門為全縣的113名計劃生育特殊對象開展健康體檢,體檢項目包括血常規、尿常規、B超、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壓、心電圖、胸透、內、外科檢查等常規基本健康體檢項目。體檢費用全部由江華縣計生協會承擔。
三是做好養老保障工作。計生特困家庭對象年滿60周歲,符合城鎮“三無”、農村“五保”條件的,納入城鎮“三無”和農村“五保”供養范圍。自愿集中供養的,優先安排到城鎮社會福利院和農村養老院集中供養;不愿集中供養的,按有關規定落實好分散供養經費。2017年江華縣民政局對19名符合“五保”條件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對象納入“五保”供養范圍19人,其中集中供養2人,分散供養17人。
四是開展幫扶關懷工作。江華縣衛計委、江華縣計生協會下發了《關于印發<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聯系人制度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縣、鄉衛計部門為113名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對象明確2名以上聯系人開展聯系工作。定期不定期對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上門慰問,及時了解其困難家庭和需求,給予生活關懷、人文關懷。同時,發揮計生協會及社會力量的作用,與特困家庭開展結對、聯親活動,為其提供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疏導和社會融合工作,深入開展多種開工的社會關懷活動,幫助計生特困家庭恢復精神狀態。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陳嬡 王秀玲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