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現場 (劉興枝/攝)
江華新聞網訊(通訊員 唐世日)“河燈放起來,祝愿許起來,放河燈啰……。”11月11日晚上7點30分,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西河岸邊,人山人海,慶祝盤王節放河燈祈福活動正如期舉行,吸引了省內外數千游客和瑤胞賞河燈、放河燈。
此時,聚焦在河岸上的人也越來越多,如飯碗大小的含苞待放的蓮花般的蓮花燈,兩個心型并蒂的情侶燈,寫有祝福話語的平安燈和延壽燈一齊涌入河中,寬廣的河面,上千盞河燈在微風中隨水飄動,頓時河里像是燈的海洋,無數燈火映襯著河面,仿佛進入了繁星天空中,光影在夜空中起舞,交錯在夜色里,美不勝收。
正在觀看河燈的70歲的老人趙老告訴筆者,做河燈是有講究的,以竹做骨架,還要用防水紙糊面,這樣才能保證河燈在水中不被浸濕。“現在,隨著科技發展,采用了電子燈,不濕塑料紙了,而且花樣也越來越多,更美了,卻失去了民族原生態文化美。”趙老坦言。
“在盤王節期間,放河燈祈福、許愿,意義非凡。”剛從上海趕回來過盤王節的小唐和女朋友選了一盞“月圓燈”共同將它放進了河里,小唐按耐不住興奮地心情說,這是他特地帶外地的女朋友回家過盤王節,讓她感受瑤文化。
據了解,放河燈原為中元節祭祭祀習俗。如今,隨著思想進步,瑤胞用它來表達心中美好的祝愿,用它來許愿了。于是,有了龍頭鳳尾燈、蓮花燈、月圓燈、智慧燈、平安燈、延壽燈、情侶燈等十多個品種。
近年來,江華縣通過挖掘獨特的民族文化,充分利用中元節、中秋節、盤王節等節日,挖掘原生態河燈文化,圍繞‘歌’和‘燈’開發出了具有獨具瑤族特色的品牌文化——“河燈節”,同時,依托全國重點文物陽華巖,帶動沱江鎮竹園寨為中心的近十個村的經濟和旅游業的發展。
據悉,放河燈祈福延續到11月15日,每天晚上7點30分都可以欣賞到美景,也可以參與到放河燈許愿中。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唐世日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