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涔天河移民圍爐夜話 唐建國 攝
江華新聞網訊(通訊員 唐建國)1月1日晚上,大瑤山深處寒風凜冽。江華瑤族自治縣水口鎮暗沖村村主任陳敬權的堂屋里卻是暖意融融。村里的移民圍在火爐旁,聚精會神地聽駐村單位縣信訪局負責人和水口鎮人大主席黃桂松宣講移民建房貸款文件和政府獎勵政策。
“今年開年,真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建房貸款獎勵句句說到了我們的心坎上,黨委政府和移民心貼著心呀!”近年來江華的移民搬遷各類文件實施的惠農政策,讓過去村里為了溫飽而過著世代伐木生活的貧困移民戶劉定安成了進集鎮入住的市民,去年他一戶人家第一個找政府貸款委托建移民房。
村主任陳敬權是個瑤家漢子,他給駐村干部一一端上熱氣騰騰的野茶,就說開了:“我們村總人口120多戶有400多人,基本都是涔天河擴建受淹的移民搬遷困難戶。大伙都在為是否貸款建房等發愁了。現在看到外面建房發展的好勢頭,作為村里領頭人,我們急呀!請移民隊一定給我們村好好宣講宣講。”
“移民建房貸款文件,確保農村移民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明確提出放寬城鎮落戶條件,移民在集鎮建房落戶安家,真正成了有房產權,自家分得的土地還可以到市場自由流通交易的市民。”黃桂松的宣講,讓73歲的劉定安老漢吃上了“定心丸”。
世代伐木的劉老漢全家13口人,兒子和孫子們都在外務工,兒孫們年輕時還能賺點錢養自己。要是到了水口集鎮安置點貸款建房,“80”、“90”后的兒孫子們回新集鎮住沒有收入來源怎么還款了,劉老漢心里七上八下的,擔心政策萬一變了咋辦。這下好了,縣政府有了明確的政策,劉老漢再也不埋怨不守祖業的兒孫們了。
移民搬遷和建房貸款文件進移民農家,又將掀起林區農民進集鎮務工潮。村里的大部分的林地山地咋辦呢。看出移民的疑慮,黃桂松接著宣講:“與移民貸款建房文件配套出臺移民搬遷安置系列保障措施。對移民投入有‘優先’,對農補貼有‘擴大’。林區移民的山林地所有權不變,移民可以自主承包經營也可以集體有償流轉共同開發,移民有了產業化集體合作收入來源,分10年、20年或更長時間還建房貸款都沒有問題。”
“重要的是,被譽為總協議的移民搬遷安置補償協議是兌現移民補償補助資金、確認移民身份、落實后期扶持政策的依據,也是移民今后致富的依據。”被邀請一道宣講,正往炭盆里添火的的移民老干部楊德裕接過話茬說:“自從2011年涔天河擴建工程奠基以來,全縣1280多名移民干部按十包責任制要求,進村入戶發動移民搬遷工作,一定能包得大伙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劇他介紹,目前江華涔天河移民搬遷安置補償協議簽訂6356戶,近2.7萬人,全縣進安置點宅基地安置的農村區統建一層的3729戶移民戶,有3300戶(90%以上)遞交了一次性按規劃建設二、三層安置房委托申請,3000戶遞交貸款申請,1200戶辦理貸款手續,共辦理貸款近7千萬元。
“好!”“期盼春節前后我們就可以陸續搬新家了。”屋里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夜深了,移民們仍然沒有絲毫倦意,仍然不停地提問。火坑里舞動的火焰,映紅了一張張笑臉。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唐建國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