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岔河鄉苗竹村初具規模的養牛和石蛙養殖基地
江華新聞網訊(通訊員 龍淑娟)今年以來,兩岔河鄉創新扶貧工作思路,認真實施精準扶貧,堅持“精準識別、因戶施策、問題導向、抓實見效”的原則,鄉黨委書記潘先華親自帶隊組織人員深入貧困戶走訪調查,深入分析扶貧對象致貧原因,制定幫扶計劃,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確保精準扶貧工作不走過場。
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四個一批”,科學制定到戶的扶貧規劃。一是對因病因災因上學致貧的家庭,要加大救助力度,給予最大的物質幫助,讓他們渡過難關;二是對缺資金缺技術的家庭,幫助他們解決資金和技術上的問題;三是對因照顧老人、小孩等無法外出務工致貧的家庭,要進行產業扶持,如養牛、豬、土雞,發展特色養殖,種植藥材等林下經濟;四是對因家庭不完整致貧的家庭(指妻子棄夫離家出走,大齡青年娶不到老婆,夫妻一方早逝的家庭)和懶鬼、酒鬼家庭,這類家庭大部分生活缺乏激情,生活無目標,要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給予精神上“補鈣”,改掉陋習,堅定發展信心,充滿生活熱情,對他們進行技術培訓,為他們尋找務工就業崗位,引導鼓勵外出務工,實現穩定就業和穩定收入。五是對老齡、弱智、殘疾家庭,全面落實低保,做到應保盡保。通過調動貧困戶的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引導他們不等不靠、苦干實干,依靠自身努力脫貧致富奔小康。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龍淑娟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