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望,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離別后,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在湖南省水利建設“一號工程”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施工現場這片青山綠水環繞的“世外桃源”,那一抹鄉愁如同瀟水里的一輪明月,無法觸及,卻勾人心魂。那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對父母真摯的愧意,是年輕的姑娘對愛人纏綿的依戀,更是剛毅的漢子對妻兒無盡的牽掛……行走在泥濘的工地上,思緒萬千。那些忙碌的身影,堅定的眼神,似乎都在告訴我們,過年不回家,雖然有點遺憾,但更多的是一份責任,一份執著……

郭鵬——27歲,河南人。原本在洪都拉斯工作的他,毅然和妻子選擇回國,來到了這片陌生的土地上開始了一段新征程。開朗的他剛當上爸爸,2014年12月20日,子揚呱呱落地。“我回去第三天孩子就出生了,生下來的時候比較瘦小,剛好五斤。因為這邊工作忙,沒在家呆多久我就過來了。我走的時候,家人特別舍不得,但是他們都說,你放心地工作吧,家里有我們呢。”提起自己的家人,堅強的男人眼里也泛起了淚花,“我和妻子從認識到現在,干什么都在一起,基本上沒有分開過。這次她生孩子,我也沒能在她身邊照顧她,心里特別愧疚,下次見面又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我特別想說,媳婦你辛苦了!在家照顧好孩子,放心,我會努力的!你剛生完孩子,身體比較虛弱,由于各種原因,過年了,不能陪在你和孩子的身邊,希望你和孩子都好好的。最后祝子揚能夠健康茁壯成長!”

趙浩——24歲,重慶人。大學剛畢業的他,就來了遠離家鄉的湖南,這對于他來說,是一個完全生疏的地方,接觸的也是一群陌生的面孔。今年是第一個不能在父母身邊過的年,正青春的他,心里有許多感觸。“剛開始來到這里的時候特別不習慣,天天想家。快過年了,本該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時候,父母都要求我回家過年,他們的年紀都已經大了,誰的父母不想念自己的孩子呢?又有誰的兒子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呢?但24小時不間斷的施工把我們留在了離家千里的地方,為了工作只能放棄和家人團圓的機會。每逢佳節倍思親,上班半年的我總想用自己攢下來的工資給家里一個驚喜,報答父母這么多年的養育之恩,可年前回不了家,只能用匯款這個方式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我得為了涔天河這個利國利民的工程而奮斗,希望他們能體諒我,也希望他們身體健康!”

喬紅祥——44歲,河南人。自參與“一號工程”建設以來,已經三年沒有回家過年了,父母年事已高,小孩今年又要參加高考,但由于工期緊任務重,他毅然選擇繼續留在工地,與工友們一起過年。“其實說內心里特別想家,但是有時候呢,因為工作原因,回不去也沒辦法,只能在視頻里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思念,有時候打打電話,聊聊天,說說話。”談起自己的孩子,喬經理有些動容。“我不太會說話,有時候想孩子也不知道怎么表達。孩子長這么大,也懂事了,有一次他和我說,水利工程是對人民好的工程,讓我安心工作,不用擔心他。我就覺得,孩子能理解我,工作起來也更有勁了。”

朱德成——46歲,河南人。從17歲參加水利工程建設至今,已經快30年了,他是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也是工程施工隊里的老大哥。每天他早早地就來到工地上,時刻關注著工人們的工作動態,擔心著他們的人身安全。“工人們做事都很辛苦,你看那些工人在下面工作,挖機鏟石的時候不當心一點,石頭掉落下去就會砸傷工人們,所以我們一定得謹慎。”老朱一邊指揮著挖機一邊說。“我已經有三四年沒有回家過年了,特別想家,畢竟父母年紀都大了,我小孩長這么大也沒怎么陪過他。但是為了這個工作我也沒有辦法,我們得保證工程的質量。你看這個項目投資了這么多,也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我們不把它搞好,自己良心也過不去。安全生產與質量我們都要一起抓好,為了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而犧牲一些團圓的機會,我想我的家人們也會理解的。”

祁煥鳳——28歲,青海人。美麗大方的她是廠房洞群工程項目部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2013年與丈夫徐申飛一同進入涔天河擴建工程項目工作,是這個大家庭里人人稱羨的好眷侶。因為平時工作忙,3歲的小孩只能讓在湖南耒陽的爺爺奶奶撫養教育。趁著孩子放寒假,一家三口在營地里過起了新年。“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春節是全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的日子。按理說我現在應該收拾好行囊,帶著孩子回家看父母,與他們一同分享一年的收獲,但是由于我們參建的廠房洞群工程工期緊任務重,春節期間工地要連續澆筑混凝土,我的本職工作是檢測試驗,心中有一份神圣的職責,那就是確保春節期間工地混凝土正常澆筑,保障混凝土施工質量,讓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能按時按質完成。為著這份沉甸甸的重任,我只好打消了回家的念頭。”談到自己送給家人的新春禮物,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在網上給爸爸媽媽買了過年的年貨寄回去,然后再打5000塊錢給他們,雖然都不多,但這是孩子的一份孝心。我特別希望,父母和公公婆婆都能身體健康,每天都有好心情。”
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工人們勤勞的身影顯得越發可愛。年味漸濃,他們為了湖南省水利“一號工程”涔天河擴建工程的建設,放棄了與“小家”的團圓,堅守在“大家”的身畔。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那一抹鄉愁,讓這一方奔騰的瀟水,也變得溫柔纏綿。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何曉玉 張榮河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