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期
中共江華瑤族自治縣委黨的群眾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4年5月19日
【活動動態】
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三次推進會召開
會上,沱江鎮、碼市鎮、縣教育局、縣人設局、縣委第六督導組、縣委第十督導組作了經驗交流發言。
劉祖民對我縣前段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也指出了存在“一把手”沒有很好的發揮示范作用、學習教育不夠深入、思想認識不到位、征求意見還不夠聚焦等問題。對下段工作,劉祖民提出了五點要求:一是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嚴格執行一把手負責制;二是要進一步加強督導,充分發揮督導組的作用;三是要盡快對照9條標準,對第一環節工作開展自查,形成自查報告;四是要進一步抓好問題整改;五是要認真謀劃好第二環節各項工作。
羅建華指出,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各級各單位精心組織,各督導組嚴督實導,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廣大黨員干部積極參與,確保了全縣活動朝著健康的方向有序推進。到目前,各鄉鎮各單位認真組織學習討論,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堅持邊學邊查邊改,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取得了初步成效。
羅建華指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活動進展不平衡,面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思想重視不夠、學習教育還不夠深刻、聽取意見還不夠聚焦“四風”、活動氛圍還不夠濃厚、督導把關不夠嚴等五個方面。對于問題存在的原因,羅建華指出,關鍵還是認識不到位、思想重視不夠。羅建華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為壓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務,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上來,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發揚認真的精神,把每一個環節都推進到位,把每一項工作做得更加扎實,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虛、不空、不偏、不走過場。
對于下一段工作,羅建華要求,要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以求真務實的態度,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態度,扎實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要進一步抓好學習教育,真正入腦入心,要注意突出重點內容,貴在見思想、見精神;要堅持開門搞活動,真開門、開大門、全過程開門,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要注重問題導向,搞好邊查邊改,著力解決“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的問題;要認真搞好自查評估,確保活動不走過場;要提前謀劃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工作,不同層級、不同類型單位查擺問題、開展批評要提出具體意見和操作辦法,防止一刀切、一鍋煮;要從嚴督導,推動活動有序進行,各督導組要進一步強化督導責任,始終堅持嚴的要求、嚴的標準、嚴的措施、嚴的紀律,督促各級各單位嚴格按規定的程序步驟開展活動,切實做到“五個不放過”;要統籌結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要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科學安排活動和日常工作,把活動同移民安置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同當前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活動開展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成效檢驗活動的成效。
龍飛鳳強調,全縣各級各部門要迅速傳達本次會議精神,要認真開展好整改自查、評估工作,要注重做法、經驗、典型的宣傳報道工作,要把教育實踐活動同移民安置、重點項目、招商引資、計劃生育等當前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湘江鄉:創新“三四五”舉措助推活動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湘江鄉領導干部示范帶動,黨員干部積極參與,不折不扣完成規定動作,創新“三單”“四曬”“五加強”工作舉措,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推進活動開展。
以“三單”促工作落實。一是調查單,結合“基層走訪心連心”活動,設置社情民意、矛盾糾紛、意見建議表格,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設,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二是交辦單,針對重點工作、項目,分管領導簽發《工作交辦通知單》,明確工作內容、工作要求、責任人、交辦時間、完成時限等,有效促進工作落實。三是督辦單,成立督查組督查當前部署的各項工作,每周督查一次,及時將問題反饋給各站所及各駐村干部,在3—5天內督促其落實整改,做到即知即改。
以“四曬”促作風轉變。一是曬作風,看是否真心為民。黨員干部分別深入各自聯系村征求意見和座談,深入查找鄉村干部在干事創業和作風方面上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群眾無記名投票和填寫征求意見表的辦法,充分掌握鄉村干部的思想動態。二是曬工作,看是否充滿激情。采用重獎重罰、責任追究、崗位調整等措施,讓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到能發揮作用的崗位上去,讓不干事、不會干事的同志去先進村反思、學習、鍛煉。三是曬紀律,看是否令行禁止。對《機關干部目標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進行了完善,針對部分干部怕事、不干事的現象,建立領導談心、誡勉談話機制,從責任上明確追究的主體。四是曬廉潔,看是否克己奉公。對機關內公務用房進行徹底清理,達到了規定標準。同時,對鄉村公務接待嚴格要求,全鄉10個村全部實行零接待。在財務審批、公務用車、辦公耗材等方面厲行節儉、反對浪費,各項費用支出較上年同期下降15%。
以“五加強”促社會發展。一是加強培訓幫扶,解決技術困難“最后一公里”。深化“雙培雙帶”活動,還邀請農業技術員給群眾傳授玉米種植技術。二是加強軟弱渙散村班子整頓,解決服務能力“最后一公里”。結合第九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對全鄉2個軟弱渙散村班子進行了調整加強,調整后的村班子服務群眾能力明顯提升。三是加強工作制度改革,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打破原有工作制,對民政辦、合管辦、計生辦等窗口單位實行圩日照常上班制,不分雙休或節假日,解決了群眾找不到辦事人員,方便群眾辦事的問題。四是加強村民自治,解決村民當家作主“最后一公里”。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的作用,將村級一切重大事項的決策交由群眾討論決定,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村內的事務、財務執行過程。五是加強曬賬、報賬等制度建設,解決村務財務公開“最后一公里”。對村級全面實行曬帳、報賬制度和大額資金封閉運行制度。專門安排1名掛點領導3名財政所干部,劃片包村全年對村級財務運行進行監管,嚴格落實黨務政務村務公開制度,確保權力在陽光下規范運行。(湘江鄉黨委供稿)
報:市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委第八督導組,縣委常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黨員縣級領導
發: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各鄉鎮黨委,縣直各單位黨組織,江華經開區黨工委,縣委各督導組
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4年5月21日印發
E-mail:2325639@163.com 傳真:2326677 (共印200份)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江華新聞網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