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明政)湘江鄉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領導干部示范帶動,黨員干部積極參與,不折不扣完成規定動作,結合實際創新自選動作,通過“三單”、“四曬”、“五加強”,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推進教育實踐活動。
以“三單”促工作落實:一是調查單,結合“基層走訪心連心”活動,設置社情民意、矛盾糾紛、意見建議表格,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設,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二是交辦單,針對重點工作、項目,分管領導簽發《工作交辦通知單》,明確工作內容、工作要求、責任人、交辦時間、完成時限等,有效促進工作落實。三是督辦單,成立鄉人大、紀委等工作人員的督查組,對當前部署的各項工作,督查組每周督查一次,及時將問題反饋給各站所及各駐村干部,一般在3—5天內督促其落實整改,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
以“四曬”促作風轉變。一是曬作風,看是否真心為民。黨員干部分別深入各自聯系村進行意見征求和座談。深入查找鄉村干部在干事創業和作風方面上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群眾無記名投票和填寫征求意見表的辦法,充分掌握鄉村干部的思想動態。二是曬工作,看是否充滿激情。采用重獎重罰、責任追究、崗位調整等措施,讓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到能發揮作用的崗位上去,讓不干事、不會干事的同志去先進村反思、學習、鍛煉。三是曬紀律,看是否令行禁止。對《機關干部目標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進行了完善,針對部分干部怕事、不干事的現象,制定了領導談心、誡勉談話機制,從責任上明確了追究的主體。四是曬廉潔,看是否克己奉公。對機關內公務用房進行了徹底清理,達到了規定標準。同時,對鄉村公務接待方面嚴格要求,全鄉10個村全部實行零接待。在財務審批、公務用車、辦公耗材等方面厲行節儉、反對浪費,各項費用支出較上年同期下降15%。
以“五加強”促社會發展。一是加強培訓幫扶,解決技術困難“最后一公里”。深化“雙培雙帶”活動,還邀請到農業技術員給大家傳授玉米種植技術。二是加強軟弱渙散村班子整頓,解決服務能力“最后一公里”。結合第九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對全鄉2個軟弱渙散村班子進行了調整加強,調整后的村班子服務群眾能力明顯提升。三是加強工作制度改革,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打破原有工作制,對民政辦、合管辦、計生辦等窗口單位實行圩日照常上班制,只要是逢圩日無論是否雙休或節假日,工作人員都照常上班,解決了群眾找不到辦事人員,方便群眾辦事的問題。四是加強村民自治,解決村民當家作主“最后一公里”。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的作用,將村級一切重大事項的決策交由群眾討論決定,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村內的事務、財務執行過程。五是加強曬賬、報賬等制度建設,解決村務財務公開“最后一公里”。對村級全面實行曬帳、報賬制度和大額資金封閉運行制度。專門安排1名掛點領導3名財政所工作人員,劃片包村,全年對村級財務運行進行監管,嚴格落實黨務政務村務公開制度,確保權力在陽光下規范運行。
來源:江華新聞網
作者:劉明政
編輯:redcloud